贫子还家作富儿,粪箕苕帚未曾遗。
人人欲问草书意,怀素从来自不知。
贫子还家作富儿,粪箕苕帚未曾遗。
人人欲问草书意,怀素从来自不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和程德裕颂五首(其一)》中的第四句。从字面意思来看,它描绘了一个贫穷的孩子回家后,尽管身份转变成了富人,但他并未忘记自己曾经的生活,连最寻常的农具如粪箕和苕帚都保留了下来。这可能暗示着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或者对朴素生活的坚守。
接下来的两句“人人欲问草书意,怀素从来自不知”,则转而表达了诗人的书法追求。他提到人们想要了解他的草书(一种行云流水般的书法风格)的深意,然而他却谦虚地表示,即使像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那样擅长草书的人,也未必能完全理解他的笔意。这既体现了黄庭坚对自己书法的独特见解,也流露出他对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和个人风格的坚持。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贫富转换的细节和书法创作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黄庭坚的个性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