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春来半,宫中日渐长。
柳垂金屋煖,花发玉楼香。
拂匣先临镜,调笙更炙簧。
还将歌舞态,只拟奉君王。
二月春来半,宫中日渐长。
柳垂金屋煖,花发玉楼香。
拂匣先临镜,调笙更炙簧。
还将歌舞态,只拟奉君王。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宫中举行的春日宴会,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宫廷生活的点滴展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奢华与享乐。
"二月春来半"一句直接设定了诗歌的季节背景,初春时分,春意渐浓。紧接着的"宫中日渐长"则透露出宫廷生活的悠闲自在,日子似乎也跟着春天的脚步缓慢而行。
接下来的两句"柳垂金屋煖,花发玉楼香"描绘了宫中的景色。细长的柳枝拂过金碧辉煌的宫殿,带来暖意;鲜艳的花朵在精致的玉楼中绽放,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这两句生动地展示了春天在宫廷中的美丽景象。
"拂匣先临镜,调笙更炙簧"则转向宴会前的准备。宫女们手持化妆盒(拂匣)站在镜前打扮,筝(一种古代弦乐器)的音色也在这时被细腻地调整。这两句展现了宴会前夕的繁忙与精心的准备。
最后两句"还将歌舞态,只拟奉君王"则透露了宴会的高潮。宫女们将以优雅的舞姿和歌声来迎接君王,这一切都是为了讨好统治者的喜悦。这不仅展示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侈,也反映出权力与艺术之间微妙的联系。
总体来说,诗中通过对春日宴会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繁华和艺术享受,同时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统治阶级的生活态度。
玉泉此为源,泉源岂即此。
试问所从来,只此一勺水。
玉名玉岂真,泉名玉尤幻。
而我对玉泉,如是幻真玩。
石髓澄堪漱,烟萝绿可扪。
雨后溪流急,山根带涨痕。
暴涨退亦急,垂柳丝馀湿。
惟兹有本泉,终古长潗潗。
潺溪惬静聆,清泚供幽眺。
心与境俱适,何必苏门啸。
趵突声犹状,匡庐匪当对。
垂虹旧传名,吁嗟耳食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