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百岁少如童,不到山中竟不逢。
洗药每临新瀑水,步虚时上最高峰。
篱间五月留残雪,座右千年荫老松。
此去人寰今远近,回看云壑一重重。
天师百岁少如童,不到山中竟不逢。
洗药每临新瀑水,步虚时上最高峰。
篱间五月留残雪,座右千年荫老松。
此去人寰今远近,回看云壑一重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在茅山李尊师所居住的环境和他超然世外的生活状态。"天师百岁少如童,不到山中竟不逢"表明道士虽然百岁高龄,但精神气貌却如同孩童,而且不常下山与世人相遇,显得神秘而又遥远。"洗药每临新瀑水,步虚时上最高峰"则写出了他在山中采集草药,用以修炼长生之术,每次都要攀登到最高的山峰去寻找灵药,这种举动既展示了道士追求长生的决心,也映衬出他与世俗生活的脱离。
"篱间五月留残雪,座右千年荫老松"一句,通过对比常理(五月本应炎热,而这里却有残雪),描绘出了山中环境的奇特和道士所处之地的神秘古老。同时,"千年荫老松"则象征着时间的静止和永恒。
最后两句"此去人寰今远近,回看云壑一重重"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道士山中生活的感慨,认为他与尘世的距离既远且近,同时也描绘出山中的云雾层层叠加,形成了一种深邃莫测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道士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超脱红尘、追求长生不老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