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角倦游客,贫婆行脚僧。
畏寒便白氎,寻壑倚乌藤。
是处记游钓,老来无友朋。
求田兼问舍,岂复愧陈登。
越角倦游客,贫婆行脚僧。
畏寒便白氎,寻壑倚乌藤。
是处记游钓,老来无友朋。
求田兼问舍,岂复愧陈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归乡的景象和心境。"越角倦游客,贫婆行脚僧"两句,通过对比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游子的疲惫与孤独,以及贫婆和行脚僧那种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
接着,“畏寒便白氎,寻壑倚乌藤”写出了秋天的萧瑟气息和自然景色,以及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的行为,表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感和对避寒所在的依赖。
"是处记游钓,老来无友朋"这两句转折,表达了诗人对于曾经游历之地的回忆,以及到了晚年却没有朋友相伴的孤独感受。
最后,“求田兼问舍,岂复愧陈登”则流露出诗人对物质生活的关注和自我安顿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不能像陈登那样功成名就的自谦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心境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独白和生活的无常。
不见湖州三百年,高公尚书生古燕。
西湖醉归写古木,吴兴为补幽篁妍。
国朝名笔谁第一,尚书醉后妙无敌。
老蛟欲起风雨来,星堕天河化为石。
赵公自是真天人,独与尚书情最亲。
高怀古谊两相得,惨淡酬酢皆天真。
侍郎得此自京国,使我观之三叹息。
今人何必非古人,沦落文章付陈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