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柬澹归和尚》
《柬澹归和尚》全文
明 / 张家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端水衣冠地,离群感昔年。

浮云自朝暮,往事在山川。

飞锡庐山上,浮杯粤海边。

相思定何处,松月照寒泉。

(0)
鉴赏

此诗《柬澹归和尚》由明代诗人张家珍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端水衣冠地”点明了友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暗示着深厚的情感联系。接着“离群感昔年”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离去的感慨,以及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浮云自朝暮,往事在山川。”这两句运用了自然景象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留存,浮云象征着时间的短暂与变化无常,而往事则如同山川一般,虽然岁月更迭,但那些珍贵的记忆依然清晰可见,难以忘怀。

“飞锡庐山上,浮杯粤海边。”这里通过具体的地点描述,展现了友人曾经游历的足迹,庐山与海边的对比,既体现了友人生活的广阔与自由,也暗含了诗人对其行踪的向往与追忆。

最后,“相思定何处,松月照寒泉。”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问自己,相思之情究竟寄托于何处?是那静谧的松林,还是清冷的泉水?这一问,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也暗示了思念之情如同松月与寒泉般,纯净而深沉,难以言表。

整首诗以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张家珍
朝代:明

张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东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龙俱布衣。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从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殁,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广州再破,隐于铁园,家居养父,折节读书,年未及三十而卒。遗作由友人编为《寒木居诗钞》一卷。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张家珍诗,以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寒木居诗钞》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附刻之《寒木居诗钞》。
猜你喜欢

醉吟商

正是春归,细柳暗黄千缕。暮鸦啼处。梦逐金鞍去。

一点芳心休诉。琵琶解语。

(0)

苏东坡挽诗五首·其四

平生出处不同尘,末路相知太息频。

力疾来辞如永诀,古书跋赞许犹新。

荆州既失三遗老,碧落新添几侍晨。

若诵子虚真异世,酒佣尸佞是何人。

(0)

题永徽中所模兰亭叙

永和九年暮春月,内史山阴幽兴发。

群贤题咏无足珍,叙引抽毫取奇札。

好之写来终不如,神助留为后世法。

二十八行三百字,模写虽多谁定似。

昭陵竟发不知归,尚有异形终可秘。

彦远记模不记褚,要录班班有名氏。

后生有得苦求高,俗说纷纷那有是。

(0)

书明道定性书后

舍止修观非自性,舍观修止异真如。

马鸣旧有双修论,未及程门定性书。

(0)

长歌行

东海隐蓬莱,西昆泛瑶池。

中有仙人宅,楼观玉参差。

彤霞影绚烂,翠旌光陆离。

丹灶闭灵药,紫房饶瑞芝。

日出扶桑树,月挂珊瑚枝。

阿母腾彩凤,青童骖黄螭。

亭亭金作节,冉冉云为衣。

飞佩降神女,献枣来安期。

相去万亿里,欢会不移时。

琴高清调鼓,王子玉笙吹。

食我以麟脯,酌我以琼卮。

暂憩方诸苑,还过阆风涯。

但觉颜色好,那知岁年驰。

不见蟠桃花,空歌白云辞。

(0)

戏咏石饼

我心匪石不可转,炼石作饼心弥坚。

自看一丸凝白雪,谁将五色补青天。

缩葱侍御世所鄙,全椒道士骨已仙。

铅金砂汞苦难得,不如服此能延年。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