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家安在蓟门城,出入渔阳结客行。
经学并驱韩太傅,辞华脱颖赵先生。
丈人不作雄边老,令子还高秉宪名。
此日衣冠看甚伟,也知黄绮负馀情。
公家安在蓟门城,出入渔阳结客行。
经学并驱韩太傅,辞华脱颖赵先生。
丈人不作雄边老,令子还高秉宪名。
此日衣冠看甚伟,也知黄绮负馀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毛封君的古代人物形象,通过其与韩太傅、赵先生的对比,展现了毛封君的学识与才华。诗中提到毛封君在蓟门城中,出入渔阳,结交宾客,显示出他广泛的人脉和社交能力。与韩太傅、赵先生的并驾齐驱,不仅彰显了毛封君在学术上的成就,也体现了他在辞藻和文采方面的出众。
“丈人不作雄边老,令子还高秉宪名”,这两句进一步刻画了毛封君的个性与家庭背景。他没有选择在边疆度过余生,而是让儿子继承了他的事业,成为了一名显赫的官员。这既是对毛封君智慧与远见的肯定,也是对其家族传承的赞美。
最后,“此日衣冠看甚伟,也知黄绮负馀情”两句,表达了对毛封君今日风采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深处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不舍。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毛封君个人经历和品质的描绘,展现了一位智勇双全、深具人文情怀的历史人物形象。
昔东晋王茂弘诸人,登新亭,望长淮,自谓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
至今想之,犹郁乎其有馀哀。
矧预瑶牒,登玉阶,而寄宗国之怀者耶。
王业偏安于海濒,故都久弃于蒿莱。
主议者方贪天之功,而肆其雄猜。
朝士沉空,不复向来。
率兆乎滔天之谗,而迄乎和议之开。
此有志者所以叹于嗟之麟,而思当道之豺也。
呜呼,钟簴百年,边尘尚霾。悠悠苍天,彼何人哉。
八年坐亲党,泯伏长安城。
甘心傍松楸,申我儿子情。
闭户慨岩廊,读书笑金籯。
力田固为政,课童乃司兵。
深病骨相寒,不蒙轩冕荣。
维天临万邦,搜罗世豪英。
我友挽出之,大人今继明。
古无忠孝全,泣涕去丘茔。
为翁大门闾,翻然以东征。
沅江九肋稀,端问学不学。
向来屠沽辈,过眼褐宽博。
如公负奇才,尚隔云津跃。
昔吾先隐君,早识麟一角。
联翩锦囊句,纡馀仍卓荦。
千载埋玉悲,孤芳竟谁擢。
别来二十年,历历记前作。
贱子更百罹,素业守弥恪。
馀辉忽振耀,如获西山药。
清梦到钧天,求音叩寂寞。
中宵对莲炬,何以称光渥。
辱君琼瑶篇,重愧鼠呼璞。
大轴窥洪源,汹涌千涧落。
一洗胸中尘,豁若春云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