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观元夕,兹游古未曾。
人间大竞渡,水上小烧灯。
世事争强弱,人情尚废兴。
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
南海观元夕,兹游古未曾。
人间大竞渡,水上小烧灯。
世事争强弱,人情尚废兴。
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 元宵(元夕,即元宵节,相当于现在的元宵节或情人节)夜晚的景象。"南海观元夕"表明诗人在南海(可能指广州一带)观赏元宵时的情景。"兹游古未曾"则强调这次旅行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接着,"人间大竞渡"和"水上小烧灯"两句勾勒出节日夜晚人们争相过海、放灯火的热闹场面,其中"竞渡"可能指的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民俗活动,而"烧灯"则是元宵节传统习俗之一,表现了人间的情感纷争和欢庆气氛。
诗中的"世事争强弱,人情尚废兴"两句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竞争与人性的复杂多变,指出在这表面的热闹和喜悦之下,实际上仍旧存在着强者与弱者的较量以及人心中对过往繁华的怀念。
最后,"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忠诚与牺牲精神。"孤臣"指的是无助的忠臣,而"腔血满"则象征着心中的悲愤和对国家的深沉忧虑。而"死不愧庐陵"则表明即使面临死亡,也不会感到羞愧,因为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庐陵可能隐喻着忠诚的象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元宵夜晚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忠臣所持有的坚定信念。
朝作白头吟,夕代东武讴。
西风一夜起秋色,满堂宾客增离忧。
送君西行太行道,滹沱连云没秋草。
人生富贵须少年,倏忽穷愁至将老。
京华来往十四春,布衣疏食家仍贫。
只言白璧报知己,惟见黄金赐近臣。
一旦繁华人事改,百道鲸波喷沧海。
匣中宝剑三四鸣,万户侯封不相待。
坐中有客奏兵机,绝国萧条无是非。
空开西域蒲桃酒,且尽墙东鹦鹉杯。
持杯却问霜台客,祇恐中兴有遗失。
致君尧舜公等知,七疏书成万人惜。
卑官落拓更可怜,嗟君欲去知君贤。
莫辞便作折腰吏,何时得种公家田。
从来形势称三辅,太原雄关任腰膂。
借问年年汾水秋,即今谁作并州虎。
此别东西各自悲,古寺钟鸣来客稀。
惟有鸣蝉聒人意,夜来啁哳在高枝。
《酒集法源寺送龙知县汝霖试用山西兼赠郭编修嵩焘尹御史耕云郭新从大沽防营入奏兵状与尹言夷务故有是赠》【清·王闿运】朝作白头吟,夕代东武讴。西风一夜起秋色,满堂宾客增离忧。送君西行太行道,滹沱连云没秋草。人生富贵须少年,倏忽穷愁至将老。京华来往十四春,布衣疏食家仍贫。只言白璧报知己,惟见黄金赐近臣。一旦繁华人事改,百道鲸波喷沧海。匣中宝剑三四鸣,万户侯封不相待。坐中有客奏兵机,绝国萧条无是非。空开西域蒲桃酒,且尽墙东鹦鹉杯。持杯却问霜台客,祇恐中兴有遗失。致君尧舜公等知,七疏书成万人惜。卑官落拓更可怜,嗟君欲去知君贤。莫辞便作折腰吏,何时得种公家田。从来形势称三辅,太原雄关任腰膂。借问年年汾水秋,即今谁作并州虎。此别东西各自悲,古寺钟鸣来客稀。惟有鸣蝉聒人意,夜来啁哳在高枝。
https://shici.929r.com/shici/dtZWfL9u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