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夕》
《元夕》全文
宋 / 文天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南海观元夕,兹游古未曾。

人间大竞渡,水上小烧灯。

世事争强弱,人情尚废兴。

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

(0)
注释
兹游:这次游历。
古未曾:从未有过。
大竞渡:大规模赛舟活动。
小烧灯:小灯笼。
世事:世间之事。
争强弱:争夺胜负。
人情:人情世故。
尚:还,仍然。
废兴:兴衰起伏。
孤臣:孤独的臣子。
腔血:满腔热血。
庐陵:地名,古代行政区划,今江西吉安一带。
翻译
在南海观赏元宵夜,这样的游历自古未尝有。
人间热闹如大规模赛舟,水上则是点着小灯笼的景象。
世间万物都在争夺胜负,人情世故起伏不定。
我这孤臣内心充满悲愤,即使死去也无愧于庐陵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 元宵(元夕,即元宵节,相当于现在的元宵节或情人节)夜晚的景象。"南海观元夕"表明诗人在南海(可能指广州一带)观赏元宵时的情景。"兹游古未曾"则强调这次旅行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接着,"人间大竞渡"和"水上小烧灯"两句勾勒出节日夜晚人们争相过海、放灯火的热闹场面,其中"竞渡"可能指的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民俗活动,而"烧灯"则是元宵节传统习俗之一,表现了人间的情感纷争和欢庆气氛。

诗中的"世事争强弱,人情尚废兴"两句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竞争与人性的复杂多变,指出在这表面的热闹和喜悦之下,实际上仍旧存在着强者与弱者的较量以及人心中对过往繁华的怀念。

最后,"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忠诚与牺牲精神。"孤臣"指的是无助的忠臣,而"腔血满"则象征着心中的悲愤和对国家的深沉忧虑。而"死不愧庐陵"则表明即使面临死亡,也不会感到羞愧,因为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庐陵可能隐喻着忠诚的象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元宵夜晚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忠臣所持有的坚定信念。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朝代:宋   字:履善   籍贯:浮休道   生辰:1236.6.6-1283.1.9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猜你喜欢

吴江舟次

三年十渡吴江水,花草山川渐有神。

故垒削平皆沃壤,荒村成聚见归人。

晨餐细脍烹红鲤,夜舫清歌飐白蘋。

还是六朝金粉地,残秋烟景似芳春。

(0)

九月八日游大云寺

秋风香市集南滩,此去原非礼法坛。

一缚蟹螯乡味俊,两行鸭阵水天宽。

童心不碍泥婴攫,墨额休侪画史看。

屈指明朝重九会,那堪泪眼对萸盘。

(0)

酒集法源寺送龙知县汝霖试用山西兼赠郭编修嵩焘尹御史耕云郭新从大沽防营入奏兵状与尹言夷务故有是赠

朝作白头吟,夕代东武讴。

西风一夜起秋色,满堂宾客增离忧。

送君西行太行道,滹沱连云没秋草。

人生富贵须少年,倏忽穷愁至将老。

京华来往十四春,布衣疏食家仍贫。

只言白璧报知己,惟见黄金赐近臣。

一旦繁华人事改,百道鲸波喷沧海。

匣中宝剑三四鸣,万户侯封不相待。

坐中有客奏兵机,绝国萧条无是非。

空开西域蒲桃酒,且尽墙东鹦鹉杯。

持杯却问霜台客,祇恐中兴有遗失。

致君尧舜公等知,七疏书成万人惜。

卑官落拓更可怜,嗟君欲去知君贤。

莫辞便作折腰吏,何时得种公家田。

从来形势称三辅,太原雄关任腰膂。

借问年年汾水秋,即今谁作并州虎。

此别东西各自悲,古寺钟鸣来客稀。

惟有鸣蝉聒人意,夜来啁哳在高枝。

(0)

古意·其二

黎绿委涂泥,瓦砾积其上。

轩于遭溉植,生意日张王。

但当挟衡纩,宁复具节亮。

改驾故靡艰,勇去亦何望。

惟恐百年至,荣寂同归丧。

(0)

喜门人萧连删易梅生同日至黄州

十载幽怀托素弦,江云如梦水如烟。

荆台风雨传经夜,汉渚干戈问字年。

冷宦惟添新白发,高吟还恋旧青毡。

短檠破砚分明在,话到离群各黯然。

(0)

题吴桐云同年出山海关图·其一

一笑囊书出汉关,医闾北镇海东环。

雄边鼓吹腾三辅,奇句弓衣绣百蛮。

夜雪毡庐玄菟郡,夕阳驼背老鸦山。

时危地险思周历,仗剑输君独往还。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