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夏山挽词·其九》
《张夏山挽词·其九》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记得相逢十载前,我时白发子青年。

却怜后事翻多恨,寒月凄风倍黯然。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张夏山挽词(其九)》中的一节,通过回忆与友人相逢的往事,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故人的深深怀念。

首句“记得相逢十载前”,简洁而深情地勾勒出诗人与友人在十年前相遇的情景,仿佛昨日之事,历历在目。接着,“我时白发子青年”一句,巧妙地对比了当时的自己与友人,一个已白发苍苍,一个正值青春年华,岁月的流转在这一对比中显得格外鲜明。

“却怜后事翻多恨,寒月凄风倍黯然”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感叹于后来发生的事情,心中滋生出诸多遗憾与悲痛。在寒冷的月夜,凛冽的风中,这种哀伤之情更加深沉,难以言表。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凄冷,更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

整首诗以回忆为线,通过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江城子.绳圃兄旧居

竹篱花径小山幽。碧云浮。淡烟收。

犹记当年、歌喉每临流。

芳草无心随处绿,人去也,恨悠悠。

飞来粉蝶弄春柔。漫凝眸。上心头。

惆怅今番、不似旧时游。

人世茫茫浑是梦,聊一枕,学庄周。

(0)

鹊桥仙三首·其一

经时消渴,连宵中酒,未试酴醾新酿。

日长慵敞小帘拢,听雨点、绿阴中响。

好花轻谢,好春闲过,总是凄凉情况。

试教说向玉楼人,怕蹙损、横云眉样。

(0)

一萼红五首·其四桃花夫人庙

楚江边。旧苔痕玉座,灵迹自何年?

香冷虚坛,尘生宝靥,千秋难释烦冤。

指芳丛、飘残清泪,为一生、颜色误蝉娟。

恩怨前期,兴亡闲梦,回首凄然。似此伤心能几?

叹诗人一例,轻薄流传。

雨飒云昏,无言有恨,凭栏罢鼓神弦。

更休题、章台何处,伴湘波、花木暗啼鹃。

惆怅明珠翠羽,断础荒烟。

(0)

添字浣溪沙.春暮有感

拨闷无过是醉乡。老来犹入少年场。

烟雨濛濛春去也,莫思量。

杜宇声声啼不住,蝶无寻处野桥芳。

依旧去来梁上燕,为谁忙。

(0)

浪淘沙.闺情四首·其三

疏雨滴芭蕉。艳冷香消。柳枝难比旧时腰。

秋意早知人意改,做出萧条。书帙也须抛。

锦字谁挑。便逢花月转无聊。

记得春来如中酒,不自今朝。

(0)

摸鱼儿.感旧

怕东风,惹人肠断,瘦红肥绿时节。

小楼昔日凝妆处,纵有花枝谁折。眉儿撮。

空记取、垂杨院落朦胧月。

香残粉减,剩壁上莺笺,奁中凤翠,幽恨恁消歇。

十年事,梁燕至今能说。繁弦听罢凄绝。

明妃偏向燕支嫁,天把红颜埋没。

魂恍惚,似诉尽、当初花底轻离别。画图频揭。

怅弱影亭亭,竟随春去,杜宇为啼血。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