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相逢十载前,我时白发子青年。
却怜后事翻多恨,寒月凄风倍黯然。
记得相逢十载前,我时白发子青年。
却怜后事翻多恨,寒月凄风倍黯然。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张夏山挽词(其九)》中的一节,通过回忆与友人相逢的往事,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故人的深深怀念。
首句“记得相逢十载前”,简洁而深情地勾勒出诗人与友人在十年前相遇的情景,仿佛昨日之事,历历在目。接着,“我时白发子青年”一句,巧妙地对比了当时的自己与友人,一个已白发苍苍,一个正值青春年华,岁月的流转在这一对比中显得格外鲜明。
“却怜后事翻多恨,寒月凄风倍黯然”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感叹于后来发生的事情,心中滋生出诸多遗憾与悲痛。在寒冷的月夜,凛冽的风中,这种哀伤之情更加深沉,难以言表。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凄冷,更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
整首诗以回忆为线,通过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楚江边。旧苔痕玉座,灵迹自何年?
香冷虚坛,尘生宝靥,千秋难释烦冤。
指芳丛、飘残清泪,为一生、颜色误蝉娟。
恩怨前期,兴亡闲梦,回首凄然。似此伤心能几?
叹诗人一例,轻薄流传。
雨飒云昏,无言有恨,凭栏罢鼓神弦。
更休题、章台何处,伴湘波、花木暗啼鹃。
惆怅明珠翠羽,断础荒烟。
怕东风,惹人肠断,瘦红肥绿时节。
小楼昔日凝妆处,纵有花枝谁折。眉儿撮。
空记取、垂杨院落朦胧月。
香残粉减,剩壁上莺笺,奁中凤翠,幽恨恁消歇。
十年事,梁燕至今能说。繁弦听罢凄绝。
明妃偏向燕支嫁,天把红颜埋没。
魂恍惚,似诉尽、当初花底轻离别。画图频揭。
怅弱影亭亭,竟随春去,杜宇为啼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