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亭字韵诗呈秀野丈兼简王宰三首·其三》
《次亭字韵诗呈秀野丈兼简王宰三首·其三》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几年寂寞掩柴扃,抱膝长吟竹下亭。

不向参同论纳甲,且将耘耔付添丁。

思玄赋罢惊遥举,止酒诗成恨独醒。

却笑春风两蓬鬓,飘萧无复旧时青。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次亭字韵诗呈秀野丈兼简王宰三首(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竹下亭中长吟的情景,表达了对学问和生活的深沉思考。

首句“几年寂寞掩柴扃”描绘了诗人多年来的孤独生活,以“柴扃”象征隐居的生活状态,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外界的隔绝。接着,“抱膝长吟竹下亭”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在竹林中的独立形象,通过“抱膝”这一动作,展现了诗人专注而深思的状态。

“不向参同论纳甲,且将耘耔付添丁”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传统学问的追求与实践,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实际关注。“参同”可能指古代的占卜术或哲学思想,“纳甲”则是古代占卜术语,这里暗示了诗人对学问的深入探索。而“耘耔”则与农事相关,意为耕耘与照料作物,表明诗人不仅关注精神层面的学问,也重视物质生活的实际操作。“添丁”则可能是对新生命的期待或对家族传承的重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整体关怀。

“思玄赋罢惊遥举,止酒诗成恨独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创作的深刻体验。通过“思玄赋”和“止酒诗”的创作,诗人展现了自己在学术和情感上的独特见解,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状态的感慨。这里的“惊遥举”可能指的是对远方成就的惊叹,而“独醒”则强调了诗人在清醒状态下对自我与世界的深刻反思。

最后,“却笑春风两蓬鬓,飘萧无复旧时青”两句,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通过“春风”与“蓬鬓”的对比,以及“无复旧时青”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青春不再、时光易逝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学问、自然、人生等多重主题的思考与表达。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秋雨叹十解·其七

昼落无声夜有声,只堪醉听不堪醒。

檐牙半点能多少,滴入苔阶一寸青。

(0)

看雪

揉云剪水作风毬,夜落连明肯便休。

旧说六花元未试,偶看一片上驼裘。

(0)

看画常州图迎新太守

画工吮笔画常州,老子来看却自羞。

若遣此图还解语,道侬调戏几君侯。

(0)

雨中遣闷

船篷深闭膝难安,四面千峰不得看。

莫厌霏微闷人雨,插秧怕热爱轻寒。

(0)

和皇太子梅诗二首·其二

梅仙踏雪步生尘,储后梅诗雪共新。

玉句金章云锦字,问天觅得隔年春。

(0)

和张功父梅诗十绝句·其五

东皇岁岁驾苍龙,只许仙妃万玉从。

天上冰霜清入骨,人间桃李若为容。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