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深窈窕,池引细泉分。
树倚将崩石,峰留欲去云。
幽轩含积翠,古桂送清芬。
痛饮浑忘去,微风酒渐醺。
名山深窈窕,池引细泉分。
树倚将崩石,峰留欲去云。
幽轩含积翠,古桂送清芬。
痛饮浑忘去,微风酒渐醺。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天池道院小坐》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自然景象。首句"名山深窈窕",以深邃的名山为背景,展现出山势的峻峭与深远。接下来的"池引细泉分",通过细泉潺潺,暗示了山中水的清澈与生机。
"树倚将崩石",描绘出树木顽强地扎根于险峻的岩石上,显示出生命的坚韧;"峰留欲去云"则以云雾缭绕山峰,增添了神秘与空灵之感。"幽轩含积翠",写出了道院的静谧与周围的翠绿环境相融合,古桂"送清芬",更增添了诗意和禅意。
最后两句"痛饮浑忘去,微风酒渐醺",诗人沉浸在这样的美景中,畅饮忘我,微风拂面,酒意微醺,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陶醉。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丹山有孤凰,独引群凤儿。
朝曛待哺急,风雨护巢危。
凤儿日长大,感念凰母慈。
母亦弗忍舍,愿儿长相随。
晨曦出旸谷,文采方葳蕤。
和鸣当盛世,九土春熙熙。
上林有竹实,亦有梧桐枝。
嗟尔母与儿,衔图一来仪。
独漉复独漉,水深泥更浊。
水深终见底,泥浊不见石。
翩翩者凫鸟,引子游水湄。
我岂无矰缴,怅然为尔悲。
南山有乔木,北山有梓树。
此物本无情,俯仰如有度。
罗帏空堂上,尘暗蛛丝绕。
倚门久踟蹰,慷慨不可道。
床头龙鳞剑,中夜跃鞘频。
父雠不及报,空愧七尺身。
斑斑深山虎,白日下林麓。
岂敢避生狞,人能食其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