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尽成赭,无处诉凶荒。
额输且莫登,况复加徵粮。
田野尽成赭,无处诉凶荒。
额输且莫登,况复加徵粮。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至清朝初期时期,因长期干旱导致的严重饥荒景象。诗人以“田野尽成赭”开篇,赭色象征土地干涸,形象地展现了干旱对大地的摧残。接着,“无处诉凶荒”一句,表达了百姓在灾荒面前的无助与悲愤,无法向天诉说自己的苦难。
“额输且莫登”,可能是指即使有劳力和资源,也无法进行耕作,因为土地已经干涸到无法种植的程度。这句诗反映了农民面对自然灾难时的无奈和绝望。“况复加徵粮”,进一步揭示了灾民不仅要承受自然灾害的打击,还要承受政府额外征税的重压,处境雪上加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深刻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和苦难,以及政府政策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诗人的笔触细腻,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人性的温暖。
长安门上飞雪花,长安门外客还家。
挂席龙河欲分手,寒气飘飘堕杯酒。
忆昔君自桂林归,手持彩笔趋彤闱。
诏书五色出挥洒,鸾翔凤翥生光辉。
乡里青云多故人,爱君于我更情亲。
銮坡凤沼地清切,曳绂鸣琚皆近臣。
君住文江近枫岭,数年出门违定省。
九重昨日许归宁,千里长风去俄顷。
家人岁晚俟君来,小洲寒梅花正开。
庭闱欣顾舞綵乐,邻里争看着绣回。
严君高年重清逸,我曾黄鹤楼前识。
过庭想见问京华,好为慇勤道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