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郭晚苍苍,蝉声送早凉。
薄游同逐客,作赋拟哀湘。
乡信南来断,江流北去长。
高峰尔何意,不遣雁随阳。
城郭晚苍苍,蝉声送早凉。
薄游同逐客,作赋拟哀湘。
乡信南来断,江流北去长。
高峰尔何意,不遣雁随阳。
这首诗描绘了新秋时节登临回雁峰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城郭晚苍苍,蝉声送早凉。”以苍茫的城郭和蝉鸣声渲染出傍晚时分的宁静与凉爽,为全诗奠定了清幽的基调。
颔联“薄游同逐客,作赋拟哀湘。”诗人将自己比作游子,与古代的逐客相似,借屈原《哀郢》之赋表达内心的忧郁与感慨,暗示了个人遭遇与历史人物的共鸣。
颈联“乡信南来断,江流北去长。”通过“乡信”与“江流”的对比,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南来的信件断绝,象征着与故乡的联系被切断;而北去的江水则无尽延伸,寓意着时间的不可逆转。
尾联“高峰尔何意,不遣雁随阳。”诗人直抒胸臆,对高耸的山峰发出疑问,为何不让大雁跟随太阳飞行。这一问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也暗含了对人生道路选择的反思,表达了对自由与方向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新秋时节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庭前不肯种凡草,种得萱花长自好。
欲教慈母百忧忘,期与萱花同不老。
画堂沈沈春昼长,母有欢颜花有香。
山中风味亦不恶,频羞鱼笋侑霞觞。
今年暂与萱花别,起应天书向金阙。
得官便尔买舟归,为念倚门鬓如雪。
鬓虽如雪未足惊,喜见儿归衣锦荣。
从今百岁永相保,日日花前笑语声。
呜呼人生老大儿可托,不种萱花心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