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金陵三首·其三》
《忆金陵三首·其三》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追思陈迹故难忘,翠木苍藤水一方。

闻说精庐今更好,好随残汴理归艎。

(0)
注释
追思:怀念。
陈迹:过去的事迹。
故:所以。
难忘:难以忘记。
翠木:青翠的树木。
苍藤:古老或缠绕的藤蔓。
水一方:一片水域。
闻说:听说。
精庐:精致的小屋,这里指修行的地方。
今更好:现在变得更好。
残汴:残破的汴河,可能指历史遗迹。
理归艎:整理行装,准备回家。
翻译
怀念过去的踪迹,总是难以忘怀。
那翠绿的树木、古老的藤蔓围绕着一方池塘。
鉴赏

这两句诗是王安石在《忆金陵三首(其三)》中所写,表达了诗人对陈迹的怀念之情。"追思陈迹故难忘"中的"陈迹"指的是过去留下的痕迹或遗址,而"故难忘"则表明这些往事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容易被忘记。

"翠木苍藤水一方"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翠木"指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苍藤"则是指长满了青苔的藤条,而"水一方"则暗示着这一切都映照在水中,形成了一片宁静的景致。

至于后两句"闻说精庐今更好,好随残汴理归艎。"诗人听闻那座精美的庐阁如今更加完善,便表示愿意随着那些零散的木材(残汴)回到那片停泊船只的地方(归艎)。这不仅是对现实景象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某种理想状态或宁静生活的向往。

王安石以其独特的文学才能,在这短短几句话中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又透露了对现实美景的赞赏,更蕴含着对未来某种生活状态的期待和追求。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歇雨太白桥

一上篮舆雨又来,前程有定莫关怀。

栖身喜遇长桥好,坐待高山云雾开。

(0)

游霓旌亭

一历青云眼倍明,群峰联络自天成。

迟回磐石忘归去,谁共斜晖俯仰情。

(0)

过衢州

夜半朔风遒,滩声急去舟。

推篷云月里,髣髴看衢州。

(0)

赠江渊

久重才华识俊英,偶从此地共茅亭。

几时更对何乡榻,细写江东渭北情。

(0)

小儿鸣琴

竹树交加转午阴,衣冠秩秩夜沉沉。

雪泥鸿爪他年梦,记得从容抱此琴。

(0)

元日即事

初晴天气极清妍,况复琴书共晏然。

心静自应春似海,身閒转觉日如年。

亲宾漫得诸生应,疾病多便白昼眠。

准拟花阴分半榻,无怀世上玩先天。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