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追昔感事八首·其五》
《追昔感事八首·其五》全文
明 / 王伯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燕山自古接胡沙,大有胡风入汉家。

小妇拍鞍能走马,儿童捲叶学吹笳。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伯稠的《追昔感事八首(其五)》描绘了一幅边塞风情的画面。首句“燕山自古接胡沙”,以燕山为背景,强调了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暗示了历史上的边疆冲突与文化交流。"胡沙"象征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和粗犷的生活环境。

接下来的“大有胡风入汉家”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达了汉族文化与胡族文化的交融,胡风不仅仅指风俗习惯,也包括了音乐、艺术等方面对中原地区的影响。这里的“胡风”被接纳并融入了汉家生活之中。

后两句“小妇拍鞍能走马,儿童捲叶学吹笳”,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边疆人民的生活习性。妇女能够熟练地骑马,显示出她们的独立与勇武;儿童模仿胡人卷起树叶学习吹奏胡笳,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和交流。这两句诗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形象地刻画了边疆社会的独特风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胡汉文化的交融以及边疆人民的生活状态,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了生活情趣。

作者介绍

王伯稠
朝代:明

苏州府昆山人,字世周。少随父入京师,为顺天府诸生。在京见城阙戚里之盛,辄有歌咏,号神童。东归后闲居僧舍,常经月不窥户。诗名大噪,好事者争相传写。
猜你喜欢

西江月·犹记春风庭院

犹记春风庭院,柳阴深锁帘帷。
东君去后雨丝丝。
空认紫骝嘶处。
梦断箫台无据,十年往事休追。
忽然拈起旧来书。
依旧长亭双泪。

(0)

八声甘州·恨公来较晚

恨公来较晚,早归朝、骢马去难留。
是朱轮华毂,联珪叠组,家世公俟。
今在玉堂深处,借重护偏州。
好把青毡拂,奕世勋猷。
明日东津归路,正梅花霜暖,春上枝头。
看连旗列鼓,送客下江楼。
对云山、千年不老,向楼前、阅尽几行舟。
留名在,严陵滩下,日夜东流。

(0)

八声甘州·对芙蓉峰晓

对芙蓉峰晓,雪初消、云□霭烟霏。
是阿谁寿母,紫鸾笙里,玉液琼枝。
元是云翘仙子,珥节度瑶池。
手种碧莲子,长记年时。
此地神仙宫阙,几花封玉诰,金帔霞衣。
但寿星堂上,七十古来稀。
捧寿觞、莫辞满饮,愿年年、对鹤发蛾眉。
年年有,麻姑麟脯,王母玄梨。

(0)

蓦山溪·飞仙欲下

飞仙欲下,水殿严妆早。
娇涩怕春知,跨白虬、天门未晓。
霓裳零乱,肌骨自清妍,梅檐月,柳桥风,世上红尘杳。
重门深闭,忘却山阴道。
呼酒嚼琼花,任醉来、玉山倾倒。
无言相对,这岁暮心期,茅舍外,玉堂前,处处风流好。

(0)

蓦山溪·春工未觉

春工未觉,何处琼英早。
夜半翦银河,到人间、楼台初晓。
霏霏脉脉,不是不多情,金帐暖,玉堂深,却怪音尘杳。
天公谪下,暂落红尘道。
颜色自还怜,怕轻狂、随风颠倒。
冰心谁诉,但吹入梅花,明月地,白云阶,相照天寒好。

(0)

声声慢·人间六月

人间六月。
好是王母瑶池,吹下冰雪。
一片清凉,仙界蕊宫珠阙。
金猊水沈未冷,看瑶阶、九开蓂荚。
尚记得,那年时手种,蟠桃千叶。
庭下阿儿痴绝。
争戏舞、绿袍环玦。
笑捧金卮,满砌兰芽初茁。
七十古来稀有,且高歌、万事休说。
天未老,尚看他、儿辈事业。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