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同灯火对家人,翻忆当年客底身。
玉秘尚怜刘向业,白纶元是谢方巾。
梅先放白春应早,菊犹留黄岁已新。
不叹苍头厌今夕,商耕周钓属天民。
喜同灯火对家人,翻忆当年客底身。
玉秘尚怜刘向业,白纶元是谢方巾。
梅先放白春应早,菊犹留黄岁已新。
不叹苍头厌今夕,商耕周钓属天民。
这首诗《除夕有感(其二)》由明代诗人薛雍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家庭团聚、时光流转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首句“喜同灯火对家人”,开篇即点出诗人与家人围坐一室,共享灯火温馨的场景,流露出一种满足与喜悦之情。接着,“翻忆当年客底身”一句,诗人思绪飘回过去,回忆起自己作为客人的日子,或许是在外漂泊、离家远行的经历,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玉秘尚怜刘向业,白纶元是谢方巾”两句,运用典故,以刘向和谢方巾为喻,前者可能象征着学问或事业的追求,后者则可能是对某种传统或身份的坚守。这里既是对个人追求与坚守的肯定,也暗含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
“梅先放白春应早,菊犹留黄岁已新”描绘了梅花在冬日里率先绽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菊花虽已过季,但其金黄色的花朵依然美丽,象征着岁月更迭中不变的美好。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寓意人生的短暂与永恒,以及时间流转中的美好瞬间。
“不叹苍头厌今夕,商耕周钓属天民”最后两句,诗人以“苍头”指代年长者,表达对老年生活的淡然态度,不因年华老去而哀叹。同时,将“商耕周钓”这一历史典故融入其中,暗示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民的生活始终是国家关注的重点,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家庭、时光、人生价值以及社会民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
六曲回环。遮别梦,连朝敌住轻寒。
护春三月,空说燕子翩翩。
倩影偷窥罗扇底,坠钗错记小帘间。
镇无聊、远眉瘦损,空画螺山。
兰情宵来未减,记有人暗里,拥髻偷看。
障影藏娇,回首便隔人天。
香销烛灺梦醒,又何处、寻他双翠鬟。
迷藏候,怕袜罗香近,灯昏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