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宸游地,东篱菊已花。
当年誇野色,此日丽天葩。
轻白凌寒露,深红映晚霞。
秋英疑可茹,无复楚人嗟。
西苑宸游地,东篱菊已花。
当年誇野色,此日丽天葩。
轻白凌寒露,深红映晚霞。
秋英疑可茹,无复楚人嗟。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游览西苑时,东篱下的菊花已经绽放的景象。诗人以“当年誇野色,此日丽天葩”起笔,将往昔与今日的景色对比,赞美了菊花的美丽。接着,“轻白凌寒露,深红映晚霞”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菊花在寒露中轻盈洁白,在晚霞映照下深红艳丽的场景,展现了菊花不畏严寒、色彩斑斓的特质。最后,“秋英疑可茹,无复楚人嗟”表达了对菊花的食用价值的赞赏,并借以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同时也隐含着对过去哀叹的释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菊花的自然美与人文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君不见吴航渡,河上萧萧多古树。
树根积石长青苔,应是昔人繫舟处。
寂寞寒潮自往还,关河北望空云山。
天浮百粤荣光歇,海接三吴霸气寒。
吴王城阙几千载,舸舰何年到闽海。
危樯峻橹逐飘风,今日吴航名尚在。
江上年年春草新,城头车马往来频。
野鸟不知惊候吏,垂杨空自送行人。
车轮何遥遥,西上长安道。
不见车中人,空悲道傍草。
君行日已远,恩爱难自保。
忧来当何如,一夕梦颠倒。
岂无中山酒,一浣我怀抱。
但恐三春华,颜色不再好。
车声何粼粼,风吹马蹄尘。
愿随马蹄尘,飞逐君车轮。
捐生固不易,处死犹为难。
孰知龚胜后,乃有谢叠山。
江东一溃散,跋涉何间关。
瓯闵苦物色,国破家亦残。
彼哉烈丈夫,矢死无生还。
忠孝亦何物,古今称大闲。
耿耿浩然气,上摩霄汉间。
谁谓首阳高,有志能跻攀。
至今百世下,清风激懦顽。
我读三上书,凛然毛骨寒。
当时祼将士,胡能不厚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