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摘茶八首·其五》
《摘茶八首·其五》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昨日采新笋,上上蠃峰巅。

报道蝉翼肥,今年胜往年。

当暑庶有赖,不学黄山仙。

住山先种茶,次乃言耕田。

耕田百日功,种茶期三年。

饥渴不切身,身泰心悠然。

客至粟一盂,烹葵当割鲜。

继以惊雷荚,带露和春烟。

岂秖六不羡,还待日高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释函是在采摘茶叶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与享受。

首句“昨日采新笋,上上蠃峰巅”描绘了僧人在清晨采摘新鲜竹笋的情景,选择在最高峰,寓意着追求高远的目标与品质的极致。接着,“报道蝉翼肥,今年胜往年”则通过对比,强调了今年的收获比往年更为丰富,暗示着辛勤劳动带来的丰收喜悦。

“当暑庶有赖,不学黄山仙”表达了僧人对于夏日酷暑的期待,希望借此机会体验自然的力量与生命力,而不像传说中的黄山仙那样逃避现实。这种态度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面对的态度。

“住山先种茶,次乃言耕田。耕田百日功,种茶期三年”描述了僧人在山上生活的主要活动——先种植茶树,然后耕作农田,展现了他与土地的深厚联系,以及对农事的耐心与坚持。

“饥渴不切身,身泰心悠然”表明僧人对物质需求的淡泊,更注重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即使在艰苦的劳作之后,也能保持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客至粟一盂,烹葵当割鲜。继以惊雷荚,带露和春烟”描绘了僧人热情好客的一面,即使生活简朴,也能以最简单的食材款待来访的客人,分享生活的美好。同时,通过“惊雷荚”和“带露和春烟”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最后,“岂秖六不羡,还待日高眠”表达了僧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漠,认为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或地位,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期待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僧人释函是对于自然、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酬韩持国资政湖上独酌见赠

对花酌酒公能乐,饭糗羹藜我自贫。

若语至诚无内外,却应分别更迷真。

(0)

第八十四长庆不疑颂

展手之时万仞摧,枯河无水月无来。

若疑别问庞居士,石女黄梅谁共陪。

(0)

第十六灵云桃花顼

山前桃发故园春,花绽红枝省此身。

證据谢君傍著力,笑颜虽展意生瞋。

烟锁绿杨莺啭缓,雨侵石笋倚空邻。

金乌放去无消息,木马嘶声过汉秦。

(0)

东城

昔予出东城,初见垄上耕。

忽忽自北至,岁月令人惊。

虽云一草死,万物尚华荣。

谁能当此时,叹息微阴生。

(0)

春日醉中作

惊雷殷殷南山曲,一夜山前春雨足。

美人睡起怯轻寒,衣褪香绡红减玉。

朝云霭霭弄晴态,野柳狂花无管束。

东风也自足春情,吹皱两溪烟水绿。

(0)

句·其三

草庐三顾动幽蛰,蕙帐一空生晓寒。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