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渠江旅思》
《渠江旅思》全文
唐 / 郑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流落复蹉跎,交亲半逝波。

谋生非不切,言命欲如何。

故楚春田废,穷巴瘴雨多。

引人乡泪尽,夜夜竹枝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g
táng / zhèng

liúluòcuōtuójiāoqīnbànshì
móushēnfēiqièyánmìng

chǔchūntiánfèiqióngzhàngduō
yǐnrénxiānglèijìnzhúzhī

翻译
漂泊失意又虚度光阴,亲朋好友大多已离世。
为了生计固然急切,但命运如何又能奈何。
故乡楚地的春天不再,穷困的巴蜀之地雨水频繁。
思念之情让人泪流不止,每晚只能以竹枝歌自慰。
注释
流落:漂泊失意。
蹉跎:虚度光阴。
交亲:亲朋好友。
逝波:离世。
谋生:为生活而奋斗。
切:急切。
言命:谈论命运。
如何:怎么办。
故楚:故乡楚地。
春田废:春天不再有农事。
穷巴:穷困的巴蜀。
瘴雨:湿热多雨。
引人:引发。
乡泪:思乡之泪。
竹枝歌:当地的一种歌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外漂泊、怀念家乡的情感,以及对生活困顿的无奈。开篇"流落复蹉跎,交亲半逝波"表达了时间流逝,友情淡漠的哀愁。"谋生非不切,言命欲如何"则展示了诗人在艰难中谋求生活的努力与无奈。

接着"故楚春田废,穷巴瘴雨多"写出了家乡春天耕作被废弃,以及外地(巴蜀地区)阴雨连绵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现实生活的艰辛。

最后"引人乡泪尽,夜夜竹枝歌"则是诗人在异乡每当夜深人静时,因思念故乡而流下眼泪,并通过唱诵竹枝词来抒发自己的乡愁。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表现了诗人渠江之滨的旅途所思。

作者介绍
郑谷

郑谷
朝代:唐   字:守愚   号:“芳林十哲”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生辰:约851~910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猜你喜欢

送曹冕中书南还省亲三十四韵分得青字

宣尼古大圣,训子重过庭。

韦贤汉名相,传家惟一经。

顾兹燕翼谋,在昔有典刑。

引之乃弗替,世德流馀馨。

昂昂千里驹,逸足追风霆。

姿仪更清澈,俨若鸾鹄停。

严君领缙绅,雅德崇朝廷。

延师务启迪,编简对疏萤。

奥理善研析,牛刀初发硎。

藻思复敏赡,高屋方建瓴。

抡材向明时,染翰依槐厅。

声誉蔼儒彦,有耳无不聆。

时望孤云飞,思亲恨无翎。

暌违在南国,几易尧阶蓂。

封章彻当宁,诏许谐归宁。

翩然戒行李,祖帐开离亭。

骊歌遏行云,酒倾双玉瓶。

西风掠眉鬓,去去亦易醒。

况当秋欲深,瑶空霜露零。

草木属摇落,华泽凋颜形。

独馀东篱菊,粲粲呈修莛。

黄花正堪采,称觞介遐龄。

想当敞华宴,贺客联歌伶。

矫首向中夜,光射弧南星。

綵衣舞蹁跹,绛蜡扬晶荧。

大斗酌春醑,孰辨渭与泾。

为乐未渠央,至孝薄紫冥。

南桥北山梓,并秀何青青。

圣皇御宸极,垂拱负扆屏。

渴贤屡侧席,药笼需参苓。

东风扇微和,春意回林坰。

鸟声碎花坞,草色迷烟汀。

此时宜北来,沧江称扬舲。

忠孝贵兼尽,行看承宠灵。

(0)

题四景画·其二

竹轩启蓬扉,中有校书叟。

扶筇抱古桐,来觅赏音友。

莲塘花乱开,香气入户牖。

扁舟荡兰桡,载送百壶酒。

山僧出古寺,杖锡竞奔走。

何如俯清流,笑饮拍铜斗。

(0)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五

青鸟何翩翩,素为王母怜。

奉使不辞劳,取食还昆山。

我欲裁素书,赠以中心言。

欲得赐桃实,为我延长年。

(0)

和陶诗.咏贫士七首·其三

伯牙古贤士,高情寄孤琴。

子期匪常流,听之乃知音。

寥寥千载下,斯人安可寻。

浊醪谁与共,偶尔成独斟。

夷齐去云久,清风良足钦。

我今知所归,安此固穷心。

(0)

和陶诗.移居二首·其一

南村有良友,因之徙吾宅。

从此往来易,可以穷朝夕。

力行富道德,庶几免人役。

俱无轩冕怀,何必事割席。

志同道亦合,素愿酬宿昔。

永结平生欢,没世无分析。

(0)

和陶诗·其十命子

人之良能,观此提孩。伊既学矣,告往知来。

呜呼小子,尚竭其才。尔不竭才,于我何哉。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