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生霜霰中,含意待春阳。
霜霰岂不怀,孤根亦奚伤。
蔂蔂涧中葛,蔓生磐石傍。
葌茆以为邻,空谷翳何长。
萧艾将见荣,蘼藿自言香。
秉此贞㓗姿,宁忍伍众芳。
一朝蒙采录,得上君子堂。
习习扬清风,四座揽辉光。
同心而一德,结佩莫相忘。
兰生霜霰中,含意待春阳。
霜霰岂不怀,孤根亦奚伤。
蔂蔂涧中葛,蔓生磐石傍。
葌茆以为邻,空谷翳何长。
萧艾将见荣,蘼藿自言香。
秉此贞㓗姿,宁忍伍众芳。
一朝蒙采录,得上君子堂。
习习扬清风,四座揽辉光。
同心而一德,结佩莫相忘。
这首诗《幽兰》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兰花的形象,表达了坚韧不屈、高洁自守的精神品质。
首句“兰生霜霰中,含意待春阳”,描绘了兰花在严寒霜雪中生长,静待春天阳光的到来,象征着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希望与期待。接着,“霜霰岂不怀,孤根亦奚伤”两句,以霜雪的侵袭和孤独的根茎为背景,强调了兰花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不屈。
“蔂蔂涧中葛,蔓生磐石傍”描绘了兰花周围环境的恶劣,但兰花却能顽强生长,展现出其生命力的旺盛。接下来,“葌茆以为邻,空谷翳何长”则进一步强调了兰花在荒凉之地的孤独与寂寞,但兰花并未因此而失去生机与活力。
“萧艾将见荣,蘼藿自言香”两句对比了兰花与杂草的不同命运,前者即将绽放,后者自夸芳香,通过对比突出了兰花的高洁与独特。最后,“秉此贞㓗姿,宁忍伍众芳”表达了诗人对兰花坚守自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兰花最终被赏识,得以进入君子之堂,受到尊敬与推崇。
“习习扬清风,四座揽辉光”描绘了兰花在被赏识后,其清雅之气弥漫四方,照亮了四周,象征着其高尚品质的传播与影响。“同心而一德,结佩莫相忘”则是对兰花与赏识者之间深厚情感的赞颂,寓意着共同的价值观与友谊的永恒。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更寄托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与理想追求的向往与赞美。
对花常欲留春,恨春故遣花飞早。
晓来雨过,绿阴新处,几番芳草。
一片飘时,已知消减,满庭谁扫。
料多情也似,愁人易感,先催趁、朱颜老。
犹有清明未过,但狂风、匆匆难保。
酒醒梦断,年年此恨,不禁相恼。
只恐春应,暗留芳信,与花争好。
有姚黄一朵,殷勤付与,送金杯倒。
一片飞花落酒缸,风光渐觉远书窗。
草深两部青蛙闹,芹湿重檐紫燕双。
人若梅娇。正愁横断坞,梦绕溪桥。
倚风融汉粉,坐月怨秦箫。相思因甚到纤腰。
定知我今,无魂可销。佳期晚,谩几度、泪痕相照。
人悄。天眇眇。花外语香,时透郎怀抱。
暗握荑苗,乍尝樱颗,犹恨侵阶芳草。
天念王昌忒多情,换巢鸾凤教偕老。
温柔乡,醉芙蓉、一帐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