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所作,名为《辛未七夕》。诗中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巧妙的想象,以七夕佳节为背景,抒发了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遰作佳期。”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担忧,担心仙家(这里指的是神话中的牛郎织女)喜欢别离,所以让这短暂的相会变成了美好的约定。诗人借此抒发自己对七夕传说的理解和情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这两句描绘了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银河(即我们常说的 Milky Way)变成了碧落,而这次的相会则是伴随着金风玉露的美好时刻。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这里通过对时间流逝和空间距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所爱之人的深情长叹。清漏(古代计时工具)逐渐移动,两个人虽然相望却无法迅速相聚。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最后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传说中的故事进行了现代化的解读。乌鹊即喜鹊,是七夕传说中帮助牛郎织女相会的鸟,而蜘蛛则是象征着织女的精妙手艺。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无法像神话那样有奇迹发生,但仍旧愿意向这些自然界中的巧手求助,以实现自己的心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七夕传说的艺术加工和情感投入,展现了李商隐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忠义不易得,得之况一乡。
伟哉革除年,八公先后慨以慷,梓里千载生辉光。
王修撰,广德亡。郑行人,东平戕。
萧县不受胁,力战殉封疆。
京师既陷徐卢执,同日又杀两侍郎。
但见周公,不见成王。掷笔痛哭,大呼高皇。
秦法未闻诛十族,得祸之惨无如缑城方。
骈首八百七十人,焉能活我贤太常。
叶公指斥亦遭戮,至今史笔犹煌煌。
旧闻祠中列林郑,号为十烈同享尝。
不知何时去徐叶,毋乃讨论未之详。
我读《逊国忠臣记》,内有刑部司务郎。
自号塞翁亦台士,夔庆万里从奔藏。
石楼顾老变名姓,扣角高歌《饭牛行》。
春坊遭劓事非实,要亦节概殊寻常。
八忠十烈未足尽,俎豆增祀宜一堂。
吁嗟乎,金川门启迎燕王,景隆之罪万死奚足偿。
洪武养士三十载,可无义士扶伦纲。
君不见,赤城郡中忠烈气,蒸作彤云万丈芒。
《台州八忠祠歌》【清·戚学标】忠义不易得,得之况一乡。伟哉革除年,八公先后慨以慷,梓里千载生辉光。王修撰,广德亡。郑行人,东平戕。萧县不受胁,力战殉封疆。京师既陷徐卢执,同日又杀两侍郎。但见周公,不见成王。掷笔痛哭,大呼高皇。秦法未闻诛十族,得祸之惨无如缑城方。骈首八百七十人,焉能活我贤太常。叶公指斥亦遭戮,至今史笔犹煌煌。旧闻祠中列林郑,号为十烈同享尝。不知何时去徐叶,毋乃讨论未之详。我读《逊国忠臣记》,内有刑部司务郎。自号塞翁亦台士,夔庆万里从奔藏。石楼顾老变名姓,扣角高歌《饭牛行》。春坊遭劓事非实,要亦节概殊寻常。八忠十烈未足尽,俎豆增祀宜一堂。吁嗟乎,金川门启迎燕王,景隆之罪万死奚足偿。洪武养士三十载,可无义士扶伦纲。君不见,赤城郡中忠烈气,蒸作彤云万丈芒。
https://shici.929r.com/shici/fpPby.html
万物皆有尽,孤生岂无休。
冉冉即迟暮,脉脉怀殷忧。
星霜忽已易,岁月嗟何遒。
明河耿遥夜,皓魄扬清秋。
吟蝉露下切,落叶烟中稠。
银缸映户外,锦瑟横床头。
美人怅何处,良会知末由。
来晨不可计,去日焉能留。
掩镜释浩叹,临觞激清讴。
遗情以乘化,宇宙从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