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辙迹遍天垠,开国承家喜有人。
自古金陵多王气,当今紫塞少氛尘。
鳌头跨海放怀阔,马上看山得句频。
济济从官多似雨,长杨有赋莫如君。
马蹄辙迹遍天垠,开国承家喜有人。
自古金陵多王气,当今紫塞少氛尘。
鳌头跨海放怀阔,马上看山得句频。
济济从官多似雨,长杨有赋莫如君。
这首明代程通的诗《和靖江府钟纪善韵(其一)》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首句“马蹄辙迹遍天垠”展现了开国盛世的繁华景象,马蹄印遍野,象征着国家疆域辽阔,政权稳固。接下来的“开国承家喜有人”表达了对国家兴盛和个人贡献的喜悦之情。
诗人接着以“自古金陵多王气”暗示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当今紫塞少氛尘”则赞美了边塞安宁,社会安定,与前一句形成对比,突显了和平时期的特点。
“鳌头跨海放怀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人的胸怀壮志如同巨鳌横跨大海般宽广,而“马上看山得句频”则体现了诗人在行进中仍能文思泉涌,才华横溢。
最后两句“济济从官多似雨,长杨有赋莫如君”描绘了官员众多,人才济济的繁荣景象,同时称赞钟纪善的文采出众,暗示他在官员群体中独树一帜,犹如长杨宫赋中的佼佼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国家的繁荣昌盛、个人的才情以及社会的和谐,展现了明朝初年的盛世气象,同时也对钟纪善这样的文人进行了赞美。
暮过樟树镇,晓发清江汭。
遥观閤皂山,山际半积雪。
宿云散轻风,晴旭露初晰。
霏霏林烟苍,炯炯疏星没。
春阳亦昭旷,江水亦澄澈。
岁序自推迁,怅焉感时节。
即事多所怀,岂伊念离别。
引领望帝京,丹心漫飞越。
君不见昆明池东一片土,半是桑麻半陵墓。
华屋山邱今古人,长夜漫漫终不寤。
残魂零落无所依,白草黄沙共朝暮。
乡关近者凭谁诉,远者多年未闻讣。
可怜白骨陷重泉,亲老儿单岂能顾。
阴风惨惨集乌鸢,落日萧萧走狐兔。
断碑无文牛砺角,野烧穿林烟结雾。
应笑人生不识察,黄金愈多心愈慕。
百年到底将如何,贵贱皆为草头露。
乐圃先生我乡里,天外相逢官济济。
阙下公卿半老儒,朝朝待漏金门里。
君独胡为入瘴烟,王事贤劳同一体。
渥洼神驹暂挫辱,蒿莱槁死终为耻。
孔明固弃南阳居,谢傅亦作东山起。
冯唐仕汉经两朝,有才不用空老矣。
人生济遇自有时,莫叹沈沦百僚底。
今朝重著祖生鞭,直上鹏程万馀里。
匹马寒嘶剑阁风,断云时送巫山雨。
岂无词赋拟高唐,长剑还须向天倚。
东望蓬莱缥缈间,龙楼凤阁参差峙。
翰林耆旧皆名公,相见论心尽终始。
此时问我烦致申,毋惜安缄寄双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