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有重轮非差事,胸题卐字亦寻常。
腰间不束三条篾,万顷风烟一草堂。
耳有重轮非差事,胸题卐字亦寻常。
腰间不束三条篾,万顷风烟一草堂。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体所作的《偈颂十八首》中的第十六首。从诗句内容来看,它以日常生活的细节描绘禅者的形象和心境。
"耳有重轮非差事",这里的“耳有重轮”可能是指禅者听力敏锐,如同车轮滚动般无碍,暗示其内心清净,对外界杂音不为所动,专注于内在修行。“非差事”则表达了这种修行并非世俗的琐事,而是禅者的正道。
"胸题卐字亦寻常",卐字在中国古代象征吉祥和佛教的智慧,禅者将其刻在胸口,表明其心性平和,视此为日常生活中的寻常之事,体现了禅宗的平常心。
"腰间不束三条篾",这里的“三条篾”可能象征束缚或拘束,禅者腰间不系带子,意味着他不受世俗规矩的束缚,行动自由自在,生活简单朴素。
"万顷风烟一草堂",最后一句描绘了禅者的居所——草堂,虽处广阔天地之间,但心境如一草堂,宁静淡泊,与自然融为一体。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禅者的超脱世俗、内心清净以及对自然的亲近,体现了禅宗的意境和修行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