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径因回岸,茅斋对夕阳。
双双翔鹳鹤,片片乱帆樯。
候已乘风便,心宁怯路长。
柴门当半掩,波静舣归航。
松径因回岸,茅斋对夕阳。
双双翔鹳鹤,片片乱帆樯。
候已乘风便,心宁怯路长。
柴门当半掩,波静舣归航。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松径因回岸”以松树为背景,引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与岸边相接,营造出一种回归自然的意境。接着,“茅斋对夕阳”一句,将居住之所置于夕阳之下,不仅渲染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生活的闲适与宁静。
“双双翔鹳鹤,片片乱帆樯”两句,动静结合,生动地描绘了天空中鹳鹤翱翔的景象与江面上帆船穿梭的繁忙,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人类活动的和谐。鹳鹤的飞翔象征着自由与高洁,帆船则代表了生活的奔波与追求。
“候已乘风便,心宁怯路长”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旅途的态度,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有对未知道路的谨慎与期待。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最后,“柴门当半掩,波静舣归航”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家的温馨画面,柴门半掩,既体现了主人的悠闲自得,也预示着归家的温馨与安宁。波静而航停,仿佛是结束了一天的劳顿,准备迎接夜晚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