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日感怀》
《至日感怀》全文
明 / 吴与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屡醒长更梦,频添暮景愁。

盛时刚易失,多病苦难瘳。

长困荆榛境,终非鸾凤俦。

徘徊当令节,休复慨前脩。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吴与弼在冬至之日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处境的反思。

首联“屡醒长更梦,频添暮景愁”,诗人以“醒”与“梦”对比,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虚幻与短暂,每到夜晚,思绪便如同梦境般纷繁复杂,增添了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愁绪。这里运用了“长更”(长夜)和“暮景”(黄昏)两个意象,强化了时间的紧迫感和生命的脆弱性。

颔联“盛时刚易失,多病苦难瘳”,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不易。盛年时期稍纵即逝,而疾病缠身则难以痊愈。这两句通过“盛时”与“多病”的对比,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不易,强调了珍惜当下、把握机会的重要性。

颈联“长困荆榛境,终非鸾凤俦”,诗人自比为身处困境、无法展翅高飞的“鸾凤”。这里的“荆榛境”象征着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鸾凤俦”则是比喻志向高远、才华出众的人。这一联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内心仍怀有高远的理想和追求,渴望摆脱困境,实现自我价值。

尾联“徘徊当令节,休复慨前脩”,在冬至这个特定的时节里,诗人徘徊思索,既不沉溺于过去的哀叹,也不盲目乐观,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处境和未来。这一联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超然的态度,既是对过去的一种总结,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吴与弼
朝代:明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猜你喜欢

九月二十二日同巡按高侍御登六榕寺塔

秋高气初清,云净天宇澄。

迢遥上危塔,凭虚步青冥。

仰近北辰次,下看南极星。

达观众妙理,俯察群动情。

斯人苦长勤,日夕竞营营。

惟彼江流水,朝宗去不停。

(0)

泛太湖访九和侍讲聚坞别业

少非风尘姿,雅志在丘壑。

偶从野王舟,春夜太湖泊。

茆公向我揖,为我举云幕。

雨后空宇澄,天高极寥廓。

七十二峰峦,缥缈天际落。

日短意不穷,更上湖边阁。

(0)

潘生子嘉姑母贞节诗

忘独忘寡,忘寡忘贫。七十六春,忘厥女身。

贞一不分,乃通于神。是谓圣善,奚节之云。

姥如未信,询尔舅孙。

(0)

浪淘沙.和榆生赏红棉访昌华故苑之作

照海独红鲜。老干擎天。招呼群卉附其颠。

此是世间豪杰气,不让人先。故事几流传。

霸业徒偏。树犹如此客何言。

要作大裘千万丈,心意绵延。

(0)

浪淘沙·其一锦城重九,无处登高看菊,公园有感赋

佳日未题糕。辜负诗豪。世途险阻在居高。

借筹安平易好,底事劳劳。访菊步晴郊。谁送香醪。

且将醒眼看伊曹。千古风流陶靖节,史册名标。

(0)

满江红.题彭公武《柳阴觅句图》

依水名园,摹何氏山林入画。

轩窗外,垂杨万缕,绿天无罅。

位置琴尊长远俗,浮沉瓜李宜消夏。

只清风喜伴故人来,余都谢。招词侣,乘多暇。

飞逸兴,开吟社。斗尖叉竞病,句同珠价。

作势推敲参岛佛,写真神妙逢曹霸。

恰比邻,路曲有流莺,声娇咤。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