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张都宪咏湖亭山字韵四首·其三》
《和张都宪咏湖亭山字韵四首·其三》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小结湖亭面碧山,山光水色共閒閒。

平连西塞波千顷,斜上东山日两竿。

栏外静看鸥鸟浴,沙头长见钓舟还。

高人安得王摩诘,尽写风光入画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湖景图。诗人薛瑄以细腻的笔触,将湖亭、碧山、山光水色、西塞、东山、鸥鸟、钓舟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首句“小结湖亭面碧山”,点明了地点,湖亭与碧山相映成趣,为画面奠定了清雅的基调。接着,“山光水色共閒閒”一句,通过“閒閒”二字,生动地描绘了山色与水光交融的宁静景象,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感。

“平连西塞波千顷,斜上东山日两竿”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广阔的湖面与逐渐升起的日光,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辽阔。同时,“千顷”与“两竿”形成数量上的巨大反差,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栏外静看鸥鸟浴,沙头长见钓舟还”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动态美。鸥鸟在水中嬉戏,钓舟在岸边归航,动静结合,展现了湖畔生活的和谐与宁静。通过“静看”与“长见”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这种自然和谐状态的欣赏与向往。

最后,“高人安得王摩诘,尽写风光入画看”一句,借用了唐代著名画家王维(字摩诘)的名字,表达了诗人希望像王维一样,能够将如此美丽的风光尽收眼底,融入画中,传达出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湖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高宗纯皇帝御制平定两金川凯歌三十章乾隆四十一年·其二十

流离此日巢穴倾,耆定从兹可罢兵。

歌凯莫教容易听,五年功幸一朝成。

(0)

含碧堂自警

众绿被陈根,含生遂长养。

孳蕃沐和甘,清幽辉万象。

迟日照琐窗,融融喜明朗。

暖气几席盈,阳和满方丈。

习静束身心,曷敢片时放。

我镜烛虚灵,物烟任劳攘。

九宇尽含宏,居高慎瞻仰。

(0)

踏莎行

绿锁朱阑,红翻碧沚,韶光蓦地清明矣。

愁多好梦已难寻,那堪又被莺呼起。

妆懒临鸾,期愆乘鲤,当年盟誓都虚耳。

有情燕子解怜香,衔将落瓣营新垒。

(0)

如梦令

画阁闲吟玉案,寂寂薰风庭院。

微闷坐花前,独把阑干倚遍。

帘卷,帘卷,秋在桐阴一半。

(0)

点绛唇.次沈素嘉韵

十载芳邻,自怜一别还如雨。

看云愁绪,隔个江天树。佳句曾题,小楷红笺处。

频看取,相思难据,一瞬情千缕。

(0)

阮郎归

玉台晓镜试轻凉,薄施秋水妆。

空庭对影怯昏黄,微风吹雾裳。

佩洛浦,髻巫阳,凭阑问海棠。

夜深多露倚谁旁,折来伴绮窗。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