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淮上阻风步入宝积山访轸长老》
《淮上阻风步入宝积山访轸长老》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少年飘泊归淮东,道人住庵何处峰。

知有招提烟水外,雪云山路倒杉松。

(0)
翻译
年轻的游子漂泊回归淮河以东
那位道士居住在哪个山峰的庵中
注释
少年:指年轻的游子。
飘泊:四处漂泊。
归:回归。
淮东:淮河东部地区。
道人:指修道之人,可能为僧侣。
住庵:居住在庵舍。
何处峰:哪个山峰。
招提:佛教寺庙,此处泛指修行之处。
烟水外:山水之外,形容偏远宁静。
雪云山路:覆盖着雪的山路。
倒杉松:倒映在路旁的杉树和松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少年时期漂泊生涯,归来后在淮东地区的居住情形,以及他寻访道人轸长老的经历。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超脱红尘、追求心灵寄托的意境。

"少年飘泊归淮东" 表达了诗人从流离生活回到淮东地区的心情转变,这里的"归"字蕴含着对故土的情感和对安稳生活的向往。"道人住庵何处峰" 则是诗人在问询那位道人的居所,可能是在探寻内心的宁静和精神上的寄托。

"知有招提烟水外" 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于那个地方有一定的了解或者预感,那里的自然景观可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雪云山路倒杉松" 描绘了一幅冬日雪后山路崎岖,树木倾倒的画面,通过这种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力的敬畏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景城杂诗六首·其六

冰雪初消冻,关河已见春。

民居乐丰岁,吏隐是閒人。

黄水鱼偏美,青帘酒亦醇。

吾生如有计,五斗未为贫。

(0)

送李文儒赴汉东教授

自欲担簦拾紫朱,谁能碌碌守吾庐。

割鲜固已夸多获,贾勇今将试有馀。

环堵未成三径业,束装惟载五车书。

要令洙泗行江汉,归伴诸儒校石渠。

(0)

大人生日·其三

昔将直道破群纤,出走宁逃此日谗。

塞马未还非叟病,莫邪偶弃岂铅铦。

长生有道因辞宠,造物无私独与谦。

从此轩裳真敝屣,世间出世固难兼。

(0)

次韵承之紫岩长句

乱山穷处闻鱼鼓,梵宇潭潭不知暑。

当时麻衣此卜居,自启山林著蓝缕。

飞空楼观惊造化,缥缈云间如帝所。

道人疑是有道者,己不求人人自许。

富儿争致千金多,贫者不辞筋力苦。

若非足指按大地,荒山坐变琉璃宇。

南阳持节奉诏归,夜上峥嵘携幕府。

是时六月火令炽,千骑解鞍人按堵。

登临岂为谢公赏,七子赋诗歌赵武。

长廊月出清风生,古殿无人铃独语。

公留三日看溪涨,白昼鱼虾落飞雨。

我昔千里上太行,身世飘零悲逆旅。

莫投紫岩稍自慰,欲扣僧房无可侣。

有来野饷苜蓿饭,主人对客羞贫窭。

何似元戎从掾吏,落日红旗照洲渚。

椎牛酾酒劳还役,号令三更传部伍。

君能笔力记其事,句法更如山峻阻。

一时豪放岂易得,况有幻怪供诗取。

归来尚可诧朋友,云梦青丘俱不数。

山川虽是风物殊,乐哉信美非吾土。

(0)

天明美解非晚许以台上假山为惠小诗督请

百花台上小蓬莱,碧玉嶙峋照眼开。

曾念萱堂少佳致,不知何夕定飞来。

(0)

琅玕纵横颠木犹在意不能释再用壁间旧韵

风肓木蠹堕瑶林,狼籍千竿翠碧阴。

凭仗邻翁好收拾,尽教裁作凤皇吟。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