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又值清秋,广寒宫阙都依旧。
罗衣乍试,晶帘初卷,晚飔微逗。
祗有嫦娥,桂宫高倚,与谁厮守。
问美人何处,西风摇落,些些意,君知否。
看取山河大地,又天涯、愁来时候。
声高戍角,香分瑶席,听残更漏。
雾湿云鬟,寒消玉臂,耐伊禁受。
幸黄花无恙,笼烟浥露,也如人瘦。
他乡又值清秋,广寒宫阙都依旧。
罗衣乍试,晶帘初卷,晚飔微逗。
祗有嫦娥,桂宫高倚,与谁厮守。
问美人何处,西风摇落,些些意,君知否。
看取山河大地,又天涯、愁来时候。
声高戍角,香分瑶席,听残更漏。
雾湿云鬟,寒消玉臂,耐伊禁受。
幸黄花无恙,笼烟浥露,也如人瘦。
这首《水龙吟·中秋寄怀昭姊》以中秋佳节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他乡又值清秋”,点明地点和时节,营造出一种远离家乡的孤独氛围。“广寒宫阙都依旧”一句,借月宫之景,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仿佛月宫中的嫦娥也在等待着友人的归来。接下来,“罗衣乍试,晶帘初卷,晚飔微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凉意的秋夜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渲染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期待。
“祗有嫦娥,桂宫高倚,与谁厮守”将诗人的情感寄托于神话传说之中,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难以跨越的距离。问句“问美人何处,西风摇落,些些意,君知否”则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希望友人能感受到这份心意。
后半部分“看取山河大地,又天涯、愁来时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思念之情扩展至更广阔的时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牵挂。通过“声高戍角,香分瑶席,听残更漏”等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不失温馨的氛围,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最后,“雾湿云鬟,寒消玉臂,耐伊禁受”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人的情感状态,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思念时的内心挣扎与承受。结尾“幸黄花无恙,笼烟浥露,也如人瘦”以黄花的坚韧不屈,象征诗人对友情的坚守与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健康平安的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关怀,展现了中国传统诗词中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