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元美问余近事·其一》
《答元美问余近事·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山中还往酒家知,才到蓬蒿客便疑。

纵有少年能问字,也应难见子云奇。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答元美问余近事(其一)》。诗中描绘了山中酒家的场景,以及与之相关的隐逸生活和文人交往的情境。

首句“山中还往酒家知”,点明了地点和活动,山中的酒家成为了诗人的常去之处,暗示了他可能过着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接着,“才到蓬蒿客便疑”一句,通过“蓬蒿”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了酒家周围环境的荒凉或简陋,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环境的适应和内心的淡泊。这里的“疑”字,既可能是对环境的疑惑,也可能是对来访者身份的猜测,增加了诗句的悬念感。

“纵有少年能问字,也应难见子云奇。”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形象和性格。这里的“少年”可能是指那些有求学之心的年轻人,而“问字”则是询问学问之意。“子云”是西汉文学家扬雄的字,这里借指有才华的文人。诗人说即使有才华的年轻学子前来请教,也难以见到自己独特的才华和成就,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谦逊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以及在文人交往中保持高洁、不慕虚名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俞江村出二景为题·其二

千顷黄云未割,数峰残雨初收。

白雁度江南去,丹枫随水东流。

(0)

閒坐

偶来看青山,因对白云坐。

此意同一閒,青山白云我。

(0)

书声斋为钱生赋

幽人读书茅屋底,况是前朝忠孝家。

宛若商歌出金石,又如长啸隔烟霞。

风传清漏音相答,雪洒虚窗韵更嘉。

洛下诸生应效咏,却怜司马听琵琶。

(0)

施克让大监以效忠输贡南来会于钱塘·其三

还归凤阁掌纶丝,况尔风烟静四陲。

海上乘槎无博望,关中置驿有雷时。

羽书己报荆襄复,饟运休嗟蜀汉迟。

圣代秘书皆宰辅,扶摇九万起天池。

(0)

送张天爵奉贺正旦表航海赴都·其二

帆樯跋浪驶如鸿,缥缈神京在眼中。

天地未明先见日,九天直上更凌风。

蓬莱水弱流清浅,龙虎台高气郁葱。

咫尺凤城春似海,五云端拱帝王宫。

(0)

陪赵仲光顾仲瑛游昆山

林壑秋高绝点埃,画船载酒对山开。

霜明远浦蒹葭老,木落空江鸿雁来。

魏国王孙多丽藻,华阳真逸有仙才。

翠微阁下经行处,重为题诗拂紫苔。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