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扬颜》
《扬颜》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古风  押[震]韵

扬雄纂言准仲尼,颜氏为身慕虞舜。

千里常忧及门止,为山更欲一篑进。

小人君子在所蹈,烈士贪夫不同徇。

安得蠢蠢尚自恕,百年过眼犹一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gyán
sòng / cénggǒng

yángxióngzuǎnyánzhǔnzhòngyánshìwèishēnshùn

qiānchángyōuménzhǐwèishāngèngkuìjìn

xiǎorénjūnzàisuǒdǎolièshìtāntóngxùn

ānchǔnchǔnshàngshùbǎiniánguòyǎnyóushù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扬颜》,通过对扬雄和颜氏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道德修养和个人品行的深刻见解。首句“扬雄纂言准仲尼”赞扬扬雄以孔子为榜样,追求儒家的智慧与教诲。次句“颜氏为身慕虞舜”则提到颜回效仿虞舜的高尚品德,注重自身的道德实践。

“千里常忧及门止,为山更欲一篑进”两句,通过比喻,强调持之以恒的精神,即使已取得成就,也要不断进取,如同筑山虽已至门槛,但仍希望建成高山。接下来,“小人君子在所蹈,烈士贪夫不同徇”指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行为选择,君子遵循道义,而贪夫则会违背原则。

最后两句“安得蠢蠢尚自恕,百年过眼犹一瞬”表达出诗人对于那些愚昧无知者自我宽恕的忧虑,他认为人生短暂,应当珍惜时光,不断提升自我,不可轻易原谅自己的过错。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曾巩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的重视。

翻译
扬雄仿效孔子的言论,颜氏以虞舜为榜样修身立德。
即使远行千里,心中仍忧虑回到家中,如同堆山,总想再加一筐土完成它。
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他们的行为各有选择,烈士不会与贪婪之徒同流合污。
怎能容许愚昧无知之人自我宽恕,百年光阴转瞬即逝。
注释
纂言:仿效言论。
仲尼:孔子的别称。
虞舜:古代贤君,以孝闻名。
及门:回家。
篑:装土的竹筐,比喻微小的进步。
烈士:有高尚节操的人。
贪夫:贪婪之人。
蠢蠢:形容愚昧无知的样子。
恕:宽容,原谅。
百年:指一生。
瞬:瞬间。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拟古十首·其二

翠管鸣春晖,瑶筝弄秋月。

孤鸾忽惊飞,哀吟中夜发。

郑卫久足贵,正始谁复陈。

若无琴与瑟,宁知古风淳。

(0)

秋思次韵孝常七首·其三

双眉一夜飒秋霜,望断南天北雁翔。

何许高楼吹玉笛,伤心不忍独衔觞。

(0)

玉山佳处

玉山亭子仙人筑,小似桃源隐者家。

天近方壶知剑气,水从清汉接星槎。

参差凤吹空歌迥,烂熳龙香醉墨斜。

金碗细倾新竹叶,银瓶还出小琼华。

荣名何事头如雪,亦欲羊裘钓白沙。

(0)

题昭君出塞图

黄沙漫海燕云高,燕山雪冻春不毛。

胡雏生长狞如枭,毡处肉食胆气豪。

角弓羽箭花纹刀,踊跃快马腾飞猱。

玄旗树日惊霜飙,云是使者来汉朝。

汉宫佳人颜色娇,蛾眉憔悴发无膏。

手挥琵琶响檀槽,声声呜咽写郁陶。

穹庐不暖乡梦劳,边月长照非良宵。

天寒赐著灰色貂,双壶滟滟倾蒲桃。

金门玉殿心旌摇,长安烟水空迢遥。

群胡蹋歌嗾犬獒,自怜耳绝闻箫韶。

画工受赂死莫逃,笔底妍丑移分毫。

掖廷旧好恩不交,在胡虽恨宠可要。

宁胡计失令胡骄,干戈万里遗腥臊。

庙堂老将蜀锦袍,玉帐坐爵摩赤旄。

兜离碧眼满近郊,凤凰之穴蟠蛇蛟。

北风动地吹黄茅,独留青冢狐狸号,流魂千载谁能招?

呜呼,流魂千载谁能招。

(0)

题巾子山房

清江抱禅栖,山顶在屋下。

朝霞生庭户,老树立石罅。

日出渔舟集,日入市贾罢。

僧子独何为,长年事閒暇。

(0)

送友生

春风颠狂复细微,吹波荡桨动人衣。

野桃叶小流莺至,官柳条长江鲚肥。

稍别未嫌频作恶,相逢自识固应稀。

腐儒窃禄真何补,望望沧洲白石矶。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