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难遭倥偬,顾首不及尾。
老客同庑居,独父依一子。
薄宦羁浙东,乡途旷千里。
命获意外全,安复顾行李?
颇闻乘虚来,引逆多内宄。
焉知此屋梁,明日不遭燬。
瘦灯凄影交,密筹致亲昵。搔首方踟蹰,金飙过天?。
似有逃鼠群,迁穴出西垝。潜行循殿廊,佛火灺?采。
露宿同积尸,生机已颓靡。
不复男女分,枕藉马牛矢。
纵免刀兵伤,已邻冻馁死。
岂真无术生,斯民有廉耻。
恐尔来朝踪,不如今得止。
沧海方横流,乌从测涯涘?
患难遭倥偬,顾首不及尾。
老客同庑居,独父依一子。
薄宦羁浙东,乡途旷千里。
命获意外全,安复顾行李?
颇闻乘虚来,引逆多内宄。
焉知此屋梁,明日不遭燬。
瘦灯凄影交,密筹致亲昵。搔首方踟蹰,金飙过天?。
似有逃鼠群,迁穴出西垝。潜行循殿廊,佛火灺?采。
露宿同积尸,生机已颓靡。
不复男女分,枕藉马牛矢。
纵免刀兵伤,已邻冻馁死。
岂真无术生,斯民有廉耻。
恐尔来朝踪,不如今得止。
沧海方横流,乌从测涯涘?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人民生活的艰辛与苦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人们面临的种种困苦和挑战。诗中通过“老客”、“独父”、“薄宦”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社会底层人物在战乱中的无助与挣扎。
“患难遭倥偬,顾首不及尾。”开篇即点明了时代的背景,战乱频繁,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险。接下来,“老客同庑居,独父依一子”,描绘了家庭成员间相互依靠的场景,体现了在艰难时刻亲情的重要性。
“薄宦羁浙东,乡途旷千里。”描述了官员在外任职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战乱导致的地区隔绝。而“命获意外全,安复顾行李?”则表达了在战乱中生存下来的人们对财产安全的担忧,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颇闻乘虚来,引逆多内宄。”暗示了战乱背后的政治斗争和复杂局势,强调了战争不仅仅是外敌入侵,也包括内部的纷争和背叛。接着,“焉知此屋梁,明日不遭燬。”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不确定性,表达了对未来的恐惧和不安。
“瘦灯凄影交,密筹致亲昵。”描绘了战乱中人们生活的艰苦,灯光昏暗,亲人之间却因共同的困境而更加亲近。然而,“搔首方踟蹰,金飙过天?”又揭示了人们内心的焦虑和迷茫,面对未知的未来,他们只能徒劳地思考和等待。
“似有逃鼠群,迁穴出西垝。”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战乱中四处逃亡的景象,仿佛一群老鼠在寻找新的栖息地。而“潜行循殿廊,佛火灺?采。”则反映了人们在战乱中寻求庇护的心理,即使是在寺庙这样的宗教场所,也无法完全摆脱战争带来的威胁。
“露宿同积尸,生机已颓靡。”描述了战乱中人们生活的悲惨状况,不仅物质生活匮乏,精神上也陷入了绝望。而“不复男女分,枕藉马牛矢。”更是将这种悲惨推向极致,人们在战乱中失去了基本的人性尊严,生活条件恶劣到了极点。
“纵免刀兵伤,已邻冻馁死。”强调了在战乱中,人们不仅要面对外来的暴力伤害,还要忍受饥饿和寒冷的折磨。最后,“岂真无术生,斯民有廉耻。”表达了对人性尊严的坚守,即使在极端的环境下,人们仍然保持着基本的道德底线。
“恐尔来朝踪,不如今得止。”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担心战乱会继续,人们无法得到安宁。而“沧海方横流,乌从测涯涘?”则是对战乱无尽的感慨,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不可预测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深刻地揭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在困境中人们所展现出的坚韧和人性的光辉。
镜虽明不能使丑者妍,酒虽美不能使悲者乐。
男子之生桑弧蓬矢射四方,古人所怀何磊落。
我欲北临黄河观禹功,犬羊腥膻尘漠漠。
又欲南适苍梧吊虞舜,九疑难寻眇联络。
惟有一片心,可受生死托。
千金轻掷重意气,百舍孤征赴然诺。
或携短剑隐红尘,亦入名山烧大药。
儿女何足顾,岁月不贷人。
黑貂十年弊,白发一朝新。
半酣耿耿不自得,清啸长歌裂金石。
曲终四座惨悲风,人人掩泪无人色。
万事几时足,日月自西东。
无穷宇宙,人是一粟太仓中。
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
更著一杯酒,梦觉大槐宫。记当年,吓腐鼠,叹冥鸿。
衣冠神武门外,惊倒几儿童。
休说须弥芥子,看取鹍鹏斥鴳,小大若为同。
君欲论齐物,须访一枝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