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难谐俗,空林自葺茅。
且教同木石,不是慕夷巢。
竹树长阴合,风泉夜响交。
山中无小草,那许世人嘲。
野性难谐俗,空林自葺茅。
且教同木石,不是慕夷巢。
竹树长阴合,风泉夜响交。
山中无小草,那许世人嘲。
这首诗名为《野性》,是宋代诗人释文珦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崇尚自然的野性情怀。首句“野性难谐俗”揭示了诗人不与尘世的浮华妥协,保持独立个性的态度。次句“空林自葺茅”描绘了他在寂静的山林中亲手搭建简陋居所的情景,体现了他的自我构筑和隐逸生活。
“且教同木石”进一步强调诗人愿意与自然融为一体,不羡慕外界的奢华。“不是慕夷巢”则表明他无意追求权势或世俗的安逸之巢。接下来的两句“竹树长阴合,风泉夜响交”,通过描绘竹林蔽日、泉水夜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山居意境。
最后两句“山中无小草,那许世人嘲”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坚守和对世俗嘲笑的不屑,他以山中的草木为伴,自得其乐,不畏他人非议。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高洁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