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鬓佳人老,青丝瘦马寒。
正当思谢朓,忽复哭方干。
羽化销金叶,天高下玉棺。
何时设芳醑,同洒泪汍澜。
绿鬓佳人老,青丝瘦马寒。
正当思谢朓,忽复哭方干。
羽化销金叶,天高下玉棺。
何时设芳醑,同洒泪汍澜。
这首清代张金镛的《闻方蓉房凶问因寄谢一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去世的深深哀悼之情。首句“绿鬓佳人老”描绘了昔日青春美貌的女子已老去,暗示了岁月无情和人事变迁;“青丝瘦马寒”则通过瘦马的形象,进一步渲染出凄凉与悲凉的氛围。
接下来,“正当思谢朓”借用南朝诗人谢朓的名字,表达对友人才华的怀念,同时也暗含对友人早逝的惋惜;“忽复哭方干”则直接表达了听到方蓉房去世的消息后的悲痛之情,方干也是唐代诗人,此处以哭之,寄托哀思。
“羽化销金叶”象征友人的仙逝,如同金叶凋零,令人感伤;“天高下玉棺”则写出了葬礼的庄重和天空的寂寥,加深了哀愁。最后两句“何时设芳醑,同洒泪汍澜”,诗人期盼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能与朋友一同祭奠,共饮美酒,倾诉心中的悲痛,泪水涟漪,感人至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深切怀念和失去的哀痛。
寒压衾绸,光摇书幌,夜深香梦初残。
细听窗户,簌簌乡春蚕。
风劲时时堕砌,分明认、山溜潺*。
呼童起,疏梅耐冷,修竹报平安。
晓来拥被看,闲庭舞鹤,古瓦迷鸾。
待戏挽银河,飞步天坛。
恐琼楼玉宇,最高处、无限清寒。
凭君问、九关虎豹,香案五云间。
倦怀无据。
凭危阑极目,寒江斜注。
吴楚风烟遥入望,独识登临真趣。
晚日帆樯,秋风钟梵,倚遍楼东柱。
兴来携手,与君更上高处。
隐约一水中分,金鳌戴甲,力与蛟龙拒。
拟访临幕清夜鹤,谁解坡仙神遇。
断壁悬秋,惊涛*月,总是无声句。
胜游如扫,大江依旧东去。
**炉寒,梅花帐矮,篝镫愁坐更残。
欲眠还起,身已怯吴蚕。
夜静珊珊入竹,依稀听、石上清*。
遥知道,东皇赋瑞,和气满长安。
明廷多俊彦,清班振鹭,健笔翔鸾。
笑儿女才卑,空占今坛。
奇绝邹枚赋咏,玉蜍冷、宫袖呵寒。
君知否,玉堂清禁,终不似人间。
拂溪藤香润,缄翠墨,寄深情。
忆月满箫台,春回炎海,驿骑宵征。
相思顿成春梦,恰方州、接武叙前盟。
愧我弓刀分*,多君案牍劳形。
佳声。
宾佐喜逢迎。
曹局赖经营。
更尊俎谈谐,风襟清旷,逸思纵横。
正好相依晚岁,忽欢传、梅菊已交承。
粗喜分携不远,春来把酒江城。
怒涛驾雪,*千骑、争赴危坡奔注。
高阁凌空图画出,邈邈荆扬佳趣。
梦泽云宽,邗沟霜净,影落晴檐柱。
南来王气,消沉榛莽深处。
堪笑亡国危机,沉江铁锁,欲把东吴拒。
司马家儿那解事,神算真成天遇。
商意悲凉,宫词凄苦。
忍听临风句。
无情江水,不将遗恨流去。
凤鹤翩跹,记昨梦、天锡九龄。
从头数,再周甲子,屈指天星。
上界仙人足官府,人间岁月自峥嵘。
庆明时,生甫又生申,维岳灵。
珠盈掌,金满*。
浮瑞*,啭春莺。
是乃翁阴德,心事分明。
笔下万言多活国,胸中三尺久持衡。
慰来苏,为雨福苍生,腾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