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宿锡山途中》
《舟宿锡山途中》全文
明 / 杭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傍舟依断岸,溪暝日沉时。

水静知风定,云昏较月迟。

春裯寒上怯,野枕梦多疑。

照影青灯独,幽怀欲向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于溪流之上的夜晚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联“傍舟依断岸,溪暝日沉时”,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舟船停靠在溪流边的断岸旁,夜幕降临,太阳已隐没于地平线之下。这里通过“傍”、“依”二字,生动地勾勒出舟与岸的关系,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颔联“水静知风定,云昏较月迟”,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水面平静,说明风已停息;云层浓厚,遮蔽了月亮,显示出时间的推移。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水静”与“风定”相呼应,“云昏”与“月迟”形成对照,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颈联“春裯寒上怯,野枕梦多疑”,转而描写人物的感受。春夜的寒气使得穿着单薄衣物的人感到畏惧,野外的枕头让人在梦中产生诸多疑惑。这一联将自然环境与人的心理状态相结合,表达了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微妙感受,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尾联“照影青灯独,幽怀欲向谁”,以一盏青灯为背景,诗人独自映照水中,内心深处的忧郁和孤独之情难以言表。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画面,更深刻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其深邃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舟宿溪边的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同时也传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杭济
朝代:明

(1452—1534)明常州府宜兴人,字世卿,号泽西。弘治六年进士,官至福建布政使。与弟杭淮俱善诗,有《二杭集》。
猜你喜欢

端州与卢体璋话夜

驻马从山下,天宁古寺前。

论交知世谊,话旧叹尘缘。

剪烛江天暮,围炉井树烟。

夜深传玉斝,得意自忘年。

(0)

王莽城二首·其二

杨风吹马首,棘露染车尘。

不见谈玄宅,何人复美新。

(0)

抚宁侯母太夫人七十

承家奕叶播勋名,寿母兼传颂鲁声。

金紫天题初锡诰,斑斓人羡世簪缨。

韬钤吴越山河誓,锁钥江淮骠骑营。

陟屺总依慈训近,导舆欣藉孝思成。

鸣珈象服宜颜孺,映玉清心称锦荣。

瑶岛远来千岁实,朱门时聚五侯鲭。

年稀更觉春长在,福集恒加海不盈。

谢氏满庭多宝树,汉家赐露溢金茎。

南山颂美娱亲意,北极恩深报主情。

诏问可同张晋国,先朝盛事岂难并。

(0)

重阳后二日寿钱使君

昨日登高上霸台,凉风吹动紫云隈。

遥瞻瑞气缠南极,复有祥光彻上台。

双旌问俗多馀暇,五裤腾欢遍草莱。

正好乘秋同染翰,不妨对月更衔杯。

南山颂岂寻常匹,北阙恩还次第催。

心事久为清献侣,循良真自颍川来。

股肱会见承先诏,文武于今仗异才。

一路清风随五马,九天湛露溢三槐。

芳尊此夕且饶兴,醉笔能翻九万枚。

(0)

孟水部重封二人并应奇瑞云

嘉祥屡兆识开先,次第鸾书岂偶然。

主德固应符四瑞,臣劳亦幸格重玄。

泽流北海遗思远,颂美南山集庆全。

见说水衡推懋绩,湛恩端拟更从天。

(0)

答亲友赠别十九首·其九

草堂无事只科头,谁遣膏车赋远游。

开径转应怜仲蔚,轻舟难复似王猷。

因耽薄禄居频卜,久识微名世共浮。

明到蓟城春未晚,与谁觞咏散乡愁。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