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清贫守冷官,绕家十万翠琅玕。
直应流水深相与,不待清风已自寒。
学得凤鸣真自许,化成龙去不终蟠。
知君何世无来者,可是王郎独与欢。
谁道清贫守冷官,绕家十万翠琅玕。
直应流水深相与,不待清风已自寒。
学得凤鸣真自许,化成龙去不终蟠。
知君何世无来者,可是王郎独与欢。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生活状态。"谁道清贫守冷官,绕家十万翠琅玕"表明诗人不以清贫为忧虑,而是享受着山林给予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这里的“十万翠琅玕”指的是竹林,既形容了竹子的数量众多,也形容了其生长的环境幽深而美丽。
"直应流水深相与,不待清风已自寒"则进一步描写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流水与诗人的心灵相通,清风到来之前,已经感受到了一种凉意,这里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万象的细腻感受。
"学得凤鸣真自许,化成龙去不终蟠"中的“凤鸣”与“化成龙去”都来源于道教的修炼之术和传说,意味着诗人通过修行达到了某种精神境界,不再受世俗羁绊,像凤凰一样自在,也像变成龙那样超脱尘世。
最后两句"知君何世无来者,是可王郎独与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赞赏。这里的“王郎”可能是诗人对朋友的昵称,或者是对其品格的敬佩之词。这两句传达了一种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彼此之间精神追求的认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修炼境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海泪珠零,霜歌剑涩,边庭未报环赐。
鸥盟云水续,漫吟入江城哀吹。
西山摇时,念病眼离青,秋眉销翠。吴娃丽。
篴中杨柳,断肠声细。胜地。
瓠落能容,笑谢家棋墅,百年儿戏。
凉风归燕早,但残照乌衣邻里。
尊前愁味,有半壁诗尘,一楼花气。横波外。
旧情还见,月棱新霁。
望吴淞、廿年重到,半江依旧寒翠。
斜阳小断回潮上,柔橹声声摇曳。镫影里。
听郭索、滩头谱入冰弦细。乡心唤起。
笑客馔尖团,一诗难换,珍重此佳味。
渔歌好,到眼江湖满地。几人堪与同醉。
横云山下云横处,相约木兰舟舣。秋美矣。
指隔渚、团茅不辨谁兄弟。持螯未已。
便香蚁重倾,香齑重捣,香外海涛沸。
祖席陈瓜果,征衣理薜萝。
云边看露掌,花里出星河。
仙吏挥金碗,佳人罢锦梭。
新知天上少,秀句邺中多。
疏拙时名弃,欢娱铁骑过。
秋风吹鬓发,落日渡滹沱。
匕首荆卿赠,刀头桂客歌。
明年见牛女,能不忆羊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