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外一纶巾,莺啼欲暮春。
鸣琴稀俗客,持酌劝佳宾。
四十无闻老,乾坤有限身。
试看花下宴,谁是百年人。
柳外一纶巾,莺啼欲暮春。
鸣琴稀俗客,持酌劝佳宾。
四十无闻老,乾坤有限身。
试看花下宴,谁是百年人。
这首《晚春郊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晚春郊外宴会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即将逝去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柳外一纶巾”,以“纶巾”这一古代文人常戴的头饰,暗示了宴会主人的身份和风雅。柳树在春风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闲适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莺啼欲暮春”则通过黄莺的啼叫,将读者引入一个即将结束的春天,增添了几分时间流逝的紧迫感。
接下来,“鸣琴稀俗客,持酌劝佳宾”两句,描绘了宴会上的音乐与酒席。琴声悠扬,却少有世俗之客打扰,只有佳宾共享这美好的时光。这里不仅体现了宴会的高雅,也暗示了主人对宾客的尊重与珍视。
“四十无闻老,乾坤有限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年龄增长、事业未有成就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深刻理解。在这样的背景下,宴会成为了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对时光流逝的反思。
最后,“试看花下宴,谁是百年人”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引人深思。在花下的宴会上,谁能真正活过百年?这不仅是对宴会参与者生命的疑问,也是对所有人生命价值的追问,充满了哲理意味。
整体而言,《晚春郊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时间的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学思考的佳作。
群才奔正始,辨论轶髯卿。
诸老力推毂,斯文有定评。
龙旗叔孙氏,金笔左丘明。
杕杜尝嗤点,椒兰足陷倾。
穷途乖党侣,陋屋挂冠缨。
彰炳流千载,嗟咨奠两楹。
桑枌堕兵火,简札落寰瀛。
态度云霞蔚,瑰奇珠玉生。
渊停真可挹,川驶不留行。
机杼班扬旧,笙竽陶谢并。
风骚齐穆若,郊岛埒低平。
百末芳蜂采,千岐理刃迎。
斧斤皆阁束,凿枘自天成。
大论尤宏博,短章工冽清。
精微演孔佛,刚毅奖周京。
粝食何曾餍,高标不朽名。
斐然愚小子,钦咏有馀声。
与君少年初相识,君年十五我十七。
上事姑章旁兄弟,君虽少年少过失。
昏晨定省岁月短,五十还朝定何益。
忧深责重乐无几,失足一坠南海北。
身居阱中不见天,仰面虚空闻下石。
丈夫学道等忧患,妇人亦尔何从得。
归来旧许生白须,回顾惭君发如漆。
迁居汝南复何事,龟老支床随所掷。
相望一月两得书,闻君肺病久消释。
我经三伏常暴下,近喜秋风扫烝湿。
病除寝食未复故,相见犹惊身似腊。
刘根夫妇俱有道,去日饶君著鞭策。
人生本无有,众幻妄聚耳。
手足非吾亲,何况妻与子。
偶来似可乐,强作室家喜。
忽去未免悲,欣成要矜毁。
君家两岁儿,毕竟何自始。
变化违初心,涕泗剧翻水。
吾侪近始悟,造物聊复试。
道力竟未完,聪明信难恃。
金粟如来瘦如腊,坐上文殊秋月圆。
法门论极两相可,言语不复相通传。
至人养心遗四体,瘦不为病肥非妍。
谁人好道塑遗像,鲐皮束骨筋扶咽。
兀然隐几心已灭,形如病鹤竦两肩。
骨节支离体疏缓,两目视物犹烱然。
长嗟灵运不知道,强剪美须插两颧。
彼人视身若枯木,割去右臂非所患。
何况塑画已身外,岂必夺尔庸自全。
真人遗意世莫识,时有游僧施钵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