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锁荒芜独夜吟,茂陵扶病卧西林。
素书千载留孤影,碧落片云生远心。
水落平沙低度雁,月当高竹见栖禽。
寒衣处处催刀尺,又听西风一片砧。
庭锁荒芜独夜吟,茂陵扶病卧西林。
素书千载留孤影,碧落片云生远心。
水落平沙低度雁,月当高竹见栖禽。
寒衣处处催刀尺,又听西风一片砧。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独自在荒芜庭院中吟咏的情景。首联“庭锁荒芜独夜吟,茂陵扶病卧西林”中,“庭锁荒芜”渲染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而“独夜吟”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孤独的情绪。“茂陵扶病卧西林”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不佳,却依然坚持创作的精神。
颔联“素书千载留孤影,碧落片云生远心”运用象征手法,通过“素书”的千年流传和“碧落片云”的飘渺,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永恒的追求。颈联“水落平沙低度雁,月当高竹见栖禽”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水落平沙,雁低飞过,月光洒在高竹之上,栖息着的鸟儿,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又听西风一片砧”则将视角转向社会生活,通过“寒衣”和“砧声”(捣衣声)的描写,反映了秋日里人们为准备冬衣忙碌的景象,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思考。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爰居避海潮,鸿雁乘朔风。
谁言万里翮,相聚仍南中。
截竹作凤鸣,声响犹雌雄。
而况耿介士,高视横霜空。
君自燕山来,吐气如云虹。
片言赴知己,长揖辞群公。
都门盛饯送,珠玉萃其躬。
故人有新句,愈工而不穷。
何因假羽翰,清啸此宵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