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拙亦自遂,粗将猿鸟同。
飞泉高泻月,独树迥含风。
果落盘盂上,云生箧笥中。
未甘明圣日,终作钓渔翁。
散拙亦自遂,粗将猿鸟同。
飞泉高泻月,独树迥含风。
果落盘盂上,云生箧笥中。
未甘明圣日,终作钓渔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自然的生活状态。"散拙亦自遂,粗将猿鸟同"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自然界的向往,愿意与山林野兽为伴。"飞泉高泻月,独树迥含风"则是对隐居环境的描写,飞流直下、清泉映月,与世隔绝,只有孤独的树木随风摇曳。
"果落盘盂上,云生箧笥中"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宁静与自然,果实落在古朴的餐具上,云气生成于收藏物品的器皿内,表现了一种物质欲望极度淡薄的生活。
最后两句"未甘明圣日,终作钓渔翁"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社会和政治的不满,不愿意在这种环境中寻求功名,而是选择了归隐田园,像古代的渔父一样,以钓鱼为乐。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
朝来剥啄叩门谁,昨夜灯花已报知。
腰下方悬新守印,眼中已见故人诗。
十年且喜朋簪合,千里休言官牒随。
问我抽书何日竟,病来编简网蛛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