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数颗缬红霞,不入开元帝子家。
闻说阿娇曾破笑,累累应作掌中誇。
明珠数颗缬红霞,不入开元帝子家。
闻说阿娇曾破笑,累累应作掌中誇。
这首诗以荔枝为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典故与个人情感,展现出诗人对荔枝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视角。
首句“明珠数颗缬红霞”,以“明珠”比喻荔枝的珍贵与美丽,将其比作点缀在红霞中的宝石,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荔枝鲜艳欲滴、光彩夺目的特点。同时,“缬红霞”这一比喻,不仅突出了荔枝的颜色之美,还赋予了其一种动态的美感,仿佛红霞在空中轻舞,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艺术感染力。
次句“不入开元帝子家”,通过引用唐代历史典故,暗示荔枝在古代皇家贵族中的地位与尊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独特价值的认识,即它不仅仅是供帝王享用的珍品,更是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艺术品。
后两句“闻说阿娇曾破笑,累累应作掌中誇”,借用了西汉时期陈阿娇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荔枝的象征意义。陈阿娇是汉武帝的皇后,传说她曾因喜爱荔枝而笑颜如花,诗人借此表达荔枝能引发人愉悦之情,如同陈阿娇般令人心动。同时,“累累应作掌中誇”则强调了荔枝小巧玲珑的特点,以及人们对其的喜爱之情,仿佛将荔枝捧在手中,细细品味,心中满溢着满足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细腻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荔枝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
我闻洪厓山水好,往往思之不能到。
今君却忆洪厓山,欲结茅庐傍幽岛。
画图点染写深思,数来邀我题新诗。
展图试觅幽栖处,洪厓千仞凌空垂。
洞口寒云杳莫分,石桥流水长潺湲。
閒来或有渔樵到,尽日那闻鸡犬喧。
丹霞碧树连幽嶂,翠壁青林更萧爽。
落花啼鸟自四时,芝草琅玕日应长。
君家玉峡我故乡,几年卜居来豫章。
城中地窄少耕种,唯有图书堆满床。
忆昨射策辞乡县,承恩数上黄金殿。
玉堂视草袖天香,花里迎銮侍清宴。
朅来扈从金台北,载笔还为两京客。
渐觉奔驰筋力衰,才过五十头俱白。
西山峨峨江水深,怅望洪厓违宿心。
咏归未有陶潜赋,招隐空怀桂树吟。
嗟我平生慕幽雅,亦欲移居玉山下。
苍松翠竹不用栽,石田野圃宁须借。
几时诏许乞身閒,共脱朝簪寻故山。
预约洪厓结茅屋,江上扁舟相往还。
《洪厓山房歌为祭酒胡公作》【明·金幼孜】我闻洪厓山水好,往往思之不能到。今君却忆洪厓山,欲结茅庐傍幽岛。画图点染写深思,数来邀我题新诗。展图试觅幽栖处,洪厓千仞凌空垂。洞口寒云杳莫分,石桥流水长潺湲。閒来或有渔樵到,尽日那闻鸡犬喧。丹霞碧树连幽嶂,翠壁青林更萧爽。落花啼鸟自四时,芝草琅玕日应长。君家玉峡我故乡,几年卜居来豫章。城中地窄少耕种,唯有图书堆满床。忆昨射策辞乡县,承恩数上黄金殿。玉堂视草袖天香,花里迎銮侍清宴。朅来扈从金台北,载笔还为两京客。渐觉奔驰筋力衰,才过五十头俱白。西山峨峨江水深,怅望洪厓违宿心。咏归未有陶潜赋,招隐空怀桂树吟。嗟我平生慕幽雅,亦欲移居玉山下。苍松翠竹不用栽,石田野圃宁须借。几时诏许乞身閒,共脱朝簪寻故山。预约洪厓结茅屋,江上扁舟相往还。
https://shici.929r.com/shici/LNQBct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