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上白云低贴水,满山风色泠泠。
东南画阁有人凭。误疑茶鼎爇,烟霭袖边生。
隔著粼粼溪百尺,丹崖翠巘如屏。
一川鳞甲起秋声。峰峦连复断,天外补遥青。
岭上白云低贴水,满山风色泠泠。
东南画阁有人凭。误疑茶鼎爇,烟霭袖边生。
隔著粼粼溪百尺,丹崖翠巘如屏。
一川鳞甲起秋声。峰峦连复断,天外补遥青。
这首《临江仙·题顾符稹画》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吴重憙所作,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开篇“岭上白云低贴水”形象地展现了山岭之巅,云雾缭绕,仿佛与水面相接,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宁静的意境。接着,“满山风色泠泠”通过“泠泠”二字,传达出微风吹过山林,带来清凉的感觉。
“东南画阁有人凭”一句,点明画中有人物,可能在欣赏这美景,增添了画面的生活气息。“误疑茶鼎爇,烟霭袖边生”则暗示画中人物或许正在煮茶,烟雾从袖边升起,与周围的自然景色相融合,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隔著粼粼溪百尺,丹崖翠巘如屏”描绘了远处的溪流和两岸的山崖,用“粼粼”形容溪水波光闪动,而“丹崖翠巘如屏”则以生动的色彩比喻山景如画,宛如屏障般壮丽。
最后两句“一川鳞甲起秋声,峰峦连复断,天外补遥青”描绘了秋天山川的动态之美,仿佛整个山谷都在回荡着秋意,峰峦起伏,远山青色朦胧,给人以深远辽阔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既有静态的山水,又有动态的人物和季节变化,展现出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艺术的高超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