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尽未归增寂寞,却嗟初兴到江城。
春愁不逐杨花散,秋恨还同桂影生。
孤学敢期人晤语,危樯何事日峥嵘。
弟兄游宦俱还舍,朝马骖驔禁漏声。
兴尽未归增寂寞,却嗟初兴到江城。
春愁不逐杨花散,秋恨还同桂影生。
孤学敢期人晤语,危樯何事日峥嵘。
弟兄游宦俱还舍,朝马骖驔禁漏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兴尽》。诗中表达了诗人兴尽而归途中的孤寂心情,以及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兴尽未归增寂寞”直接点出诗人情绪的低落,即使游玩已尽,却仍感到更加孤独和落寞。次句“却嗟初兴到江城”描绘了诗人从最初的兴致勃勃到如今江城的失落感。
“春愁不逐杨花散,秋恨还同桂影生”两句,通过春愁与杨花、秋恨与桂影的关联,寓言了诗人内心的愁绪无法随季节更替而消散,反而像桂影一样深深烙印在心头。接下来,“孤学敢期人晤语”表达了诗人作为孤独学者,渴望有人能理解他的心境,但又不敢期待他人能真正领会。
“危樯何事日峥嵘”一句,以危樯(高耸的桅杆)象征人生的坎坷,暗示诗人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为何命运如此起伏不定。最后一句“弟兄游宦俱还舍,朝马骖驔禁漏声”描绘了兄弟们结束仕宦生涯返回故乡的情景,禁漏声(宫漏声)则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也暗示着诗人对仕途的反思和对家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心境变化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