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葛延之赠龟冠》
《葛延之赠龟冠》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南海神龟三千岁,兆协朋从生庆喜。

智能周物不周身,未免人钻七十二。

谁能用尔作小冠,岣嵝耳孙创其制。

君今此去宁复来,欲慰相思时整视。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zhīzèngguīguān
sòng / shì

nánhǎishénguīsānqiānsuìzhàoxiépéngcóngshēngqìng

zhìnéngzhōuzhōushēnwèimiǎnrénzuànshíèr

shuínéngyòngěrzuòxiǎoguāngǒulǒuěrsūnchuàngzhì

jūnjīnníngláiwèixiāngshízhěngshì

注释
南海:古代中国南方的大海,这里指代神秘而古老的象征。
神龟:长寿的象征,寓意吉祥。
兆:预兆,象征。
朋从:朋友聚集,象征和谐。
周物:包容万物,形容智慧广大。
七十二:泛指众多,表示难以穷尽。
尔:你,指神龟。
小冠:小巧的头饰,可能象征尊贵。
岣嵝耳孙:岣嵝山的后裔,可能指某位能工巧匠。
创其制:创新制作。
宁复来:还能再来吗,表达对离去者的期盼。
相思:深深的思念。
翻译
南海的神龟活了三千岁,预示着吉祥的朋友聚集,带来欢乐的庆祝。
虽然智慧无所不在,但并不局限在自身,难免被人探索无尽的奥秘。
谁能用你制成小巧的头饰,岣嵝山的子孙创新了你的形象。
你现在离去,还能再回来吗?想慰藉思念之情时,我会常常凝视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名为《赠龟冠》,通过对南海神龟三千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智慧和长寿的赞美之情。诗中“智能周物不周身”一句,深刻揭示了智者的自知之明,不仅仅是外在事物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对自身的理解与把握。而“未免人钻七十二”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达观的人生态度。

苏轼在诗中提到“岣嵝耳孙创其制”,表现了他对于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的尊重以及对历史遗留下来的智慧的敬仰。最后,“君今此去宁复来,欲慰相思时整视”两句,则流露出一种离别之情,表达了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同时也是一种对于友人离去后的惆怅和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的文学才华,更反映出他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诸友长新夜饯

雪在都门月度桥,青天若为友人邀。

半肩乍卸忧时担,双耳初闻彻夜箫。

携手祇应增笑笑,倾尊何用怅迢迢。

非鱼非我谁知乐,到晓难为作黯销。

(0)

陆亨宇以风鉴自温钱二阁老幕中至

岂有持梁剌齿肥,宰官如现丈人机。

但令夜抱九仙骨,肯羡朝披一品衣。

面目西来真亦幻,云山南去是耶非。

鹓鸾腐鼠都休问,来岁于今归未归。

(0)

米仲诏招集漫园三首·其二

世路漫漫去复过,漫从帝里课松萝。

浓香不散陶潜菊,柔翰其如逸少鹅。

似送西山供案入,欲驱南海那云多。

最怜半踏芳洲舫,衣袂翻然接绛河。

(0)

辛巳九日宴驼山四首·其三

驼峰平似掌,重九屡开筵。

为念游人满,何妨选胜偏。

菊因霜早白,天为雁多烟。

散步溪山得,毋须戏马前。

(0)

辛巳九日宴驼山四首·其一

相传重九日,燕集出郊坰。

咸结茱萸佩,兼娱菊蕊馨。

执经怀谢石,赐宴忆江亭。

云物长应好,临风叹独醒。

(0)

寄内兄梁昭有国子

念汝经年别,音从候雁疏。

渐饶三径竹,将白数行须。

国子新升秩,先生旧著书。

省亲如有命,相约共樵渔。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