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漫漫去复过,漫从帝里课松萝。
浓香不散陶潜菊,柔翰其如逸少鹅。
似送西山供案入,欲驱南海那云多。
最怜半踏芳洲舫,衣袂翻然接绛河。
世路漫漫去复过,漫从帝里课松萝。
浓香不散陶潜菊,柔翰其如逸少鹅。
似送西山供案入,欲驱南海那云多。
最怜半踏芳洲舫,衣袂翻然接绛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漫园聚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首句“世路漫漫去复过,漫从帝里课松萝”以广阔的世界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世俗生活的忙碌与疲惫。接下来,“浓香不散陶潜菊,柔翰其如逸少鹅”两句,运用典故,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陶渊明、王羲之等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相联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似送西山供案入,欲驱南海那云多”则通过想象中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憧憬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最怜半踏芳洲舫,衣袂翻然接绛河”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仿佛在船上轻踏着芳洲,衣袖随风飘扬,似乎与天上的银河相连,充满了浪漫与超脱的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深深眷恋。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持橐金马门,岧峣望宫阙。
宫莺赋上林,御柳河堤折。
连城不世珍,售出双明月。
一朝拾紫还,意气凌霜雪。
长安五陵儿,罗绮纷如列。
挟策上勋名,荣华等销歇。
丈夫肮脏心,期向鼎彝说。
怀古吊荒台,哀歌寄激烈。
努力慰加餐,鱼书勿遽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