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万鹿园宿工文庵次韵有赠》
《同万鹿园宿工文庵次韵有赠》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何处寻山不厌深,淡烟归鸟暮钟音。

去家百里讶如客,别尔经年尚此心。

宴坐清香滋夜气,闭门残雪映寒林。

相从一宿应堪觉,机事何须问汉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wàn鹿yuán宿gōngwénānyùnyǒuzèng
míng / tángshùnzhī

chùxúnshānyànshēndànyānguīniǎozhōngyīn

jiābǎibiéěrjīngniánshàngxīn

yànzuòqīngxiāngméncánxuěyìnghánlín

xiāngcóng宿yìngkānjuéshìwènhànyī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顺之的《同万鹿园宿工文庵次韵有赠》描绘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何处寻山不厌深”,表达了诗人对幽深山林的无尽探寻,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宁静的心境。次句“淡烟归鸟暮钟音”,通过淡烟、归鸟和暮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去家百里讶如客”,诗人身处异地,虽仅离家百里,却已感到如同异乡人,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和对日常生活的疏离感。“别尔经年尚此心”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持久,即使分别已久,诗人内心的情感并未改变。

“宴坐清香滋夜气”,夜晚静坐时,清新的香气弥漫,增添了诗意的意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闭门残雪映寒林”,闭门独处,门外残雪映照着寒冷的树林,画面冷寂而富有禅意,反映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最后两句“相从一宿应堪觉,机事何须问汉阴”,诗人期待与友人共度一夜,认为这样的陪伴足以让人忘却尘世的琐事,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厚和对世俗事务的淡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坚守,体现了明代士人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题竹寄杨伯升

夏口驿前风物清,幽居萧散澹无营。

一枝岁暮清于玉,为托筼筜寄远情。

(0)

题蒋婿重画

溪鸟溪花似越中,山林清出水西东。

谁知白发红尘客,钓艇常怀张子同。

(0)

题竹送辉侄归宣城·其三

敬亭山水产贤英,在昔文章属有声。

天上铨曹待成迹,几年承禄教宣城。

(0)

题弼侄鹤

午夜月凉清露下,舞馀嘹唳九皋音。

萧閒不是轩墀物,海阔天高万里心。

(0)

廖子谟县尹像赞

秋水襟怀云锦思,少年先见宰官身。

寿星正照长沙县,好作阳春为福民。

(0)

题孙佥事云山图·其一

九叠匡庐霄汉表,白云深护翠巑岏。

绣衣使者经行处,写向霜台柏署看。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