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昔四首次陈鲁南韵·其一》
《忆昔四首次陈鲁南韵·其一》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三年端笏侍明光,潦倒争看白发郎。

只尺常依天北极,分番曾直殿东廊。

紫泥浥露封题湿,宝墨含风赐扇香。

记得退朝归院静,微吟行过药阑傍。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的作品,以回忆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在朝廷任职期间的感慨和生活细节。首句“三年端笏侍明光”描绘了诗人连续三年恭敬地手持象牙板,在明亮的宫殿中侍奉君王的情景,显示出他对职责的忠诚和对皇恩的感激。

“潦倒争看白发郎”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叹,尽管职位不高,但人们仍关注他的白发,可见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接下来两句“只尺常依天北极,分番曾直殿东廊”,通过“只尺”和“天北极”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他在宫中担任值勤或值班的职责,以及在东廊直庐的经历。

“紫泥浥露封题湿,宝墨含风赐扇香”两句,通过“紫泥”和“宝墨”的贵重,展现出皇家赐予的荣耀,而“赐扇”则寓意着皇恩浩荡。诗人回忆起领取御赐物品时的场景,感受到那份特殊的恩宠。

最后,“记得退朝归院静,微吟行过药阑傍”描绘了退朝后的宁静,诗人独自漫步在药栏边,低声吟咏,流露出一种淡泊而深沉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回味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载体,展现了文徵明在宫廷生活中的点滴,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人生的感慨,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王用和屡言别而未归颐斋有诗戏之次韵奉寄

几度西郊饯马尘,曾将尺素托文鳞。

荷杯酌尽开怀酒,柳线萦回有脚春。

瘴海自多流落客,阳关少见别离人。

出门有碍何为者,徒负江湖老大身。

(0)

南浦

脩途无好况,满面受风埃。

见说山穷处,曾经水患来。

溪桥横独木,田野长荒莱。

薄暮投孤馆,寒猿声更哀。

(0)

答颐斋诗筒走寄·其一

才听檐花点滴声,锦囊入手便欣情。

啼乾杜宇春言别,赋到牡丹诗改盟。

洗涤愁肠凭酒遣,揄扬心事借琴鸣。

诘朝紫翠栏边约,喜有溪毛可絮羹。

(0)

题潘庭坚响玉集后

陛对端平日,雄文四海传。

一登黄甲后,多在紫岩边。

好客时招饮,贪诗夜废眠。

寥寥三百载,先后两庭坚。

(0)

梅花窠子

园丁藏密室,不许雪霜欺。

火气十分燠,春风第一枝。

横斜无定影,屈曲漫趋时。

人力夺天巧,东君未必知。

(0)

寄适安朝宗

桐阴湖水绿,清气日盈门。

室迩人何远,官卑道更尊。

诗吟唐律语,琴写古人言。

三妙堪名世,无因得细论。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