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用和屡言别而未归颐斋有诗戏之次韵奉寄》
《王用和屡言别而未归颐斋有诗戏之次韵奉寄》全文
宋 / 胡仲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几度西郊饯马尘,曾将尺素托文鳞。

荷杯酌尽开怀酒,柳线萦回有脚春。

瘴海自多流落客,阳关少见别离人。

出门有碍何为者,徒负江湖老大身。

(0)
翻译
多次在西郊为送别友人而举杯,曾把书信托付给信使鱼雁传情。
手持酒杯,痛饮畅谈,春天的气息仿佛随着柳条的摇曳而传递。
在这瘴气弥漫的地方,常有许多漂泊的旅人,阳关分别总是少有的场景。
出门在外受阻,究竟是为何人所困?空有一身江湖老者的身份却无所作为。
注释
几度:多次。
西郊:城郊。
饯:设宴送别。
马尘:马蹄扬起的尘土,象征离别。
尺素:古代书写材料,这里指书信。
文鳞:鱼雁,古代常用以代指信使。
荷杯:手持酒杯。
开怀酒:畅饮的酒。
柳线:柳树的枝条,象征春天。
有脚春:春天如活物般带来生机。
瘴海:形容南方湿热多病的地区。
流落客:漂泊的旅客。
阳关:古代边关,常用来象征离别。
出门有碍:出门受阻。
何为者:为何如此。
徒负:白白地。
江湖老大身:江湖中年长者的身份。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王用和多次在西郊送别的场景,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迟迟未归的关切。首句“几度西郊饯马尘”形象地展现了送别的频繁和热闹,而“曾将尺素托文鳞”则暗示了通过书信传递思念之情。

颔联“荷杯酌尽开怀酒,柳线萦回有脚春”写诗人与友人在春日畅饮,借酒消愁,柳丝轻舞,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友人间的离别之情。这里的“有脚春”寓意着时光流转,春意无边。

颈联“瘴海自多流落客,阳关少见别离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处境的担忧,将友人比作在异地漂泊的旅人,而阳关作为传统的离别之地,更增添了离别的伤感。诗人感叹阳关少有别离之人,暗示友人的孤独与艰辛。

尾联“出门有碍何为者,徒负江湖老大身”直抒胸臆,诗人质问友人为何不早日归来,表达了对友人浪迹江湖、年华虚度的惋惜,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早日结束漂泊、回归安定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送别场景和对友人境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命运的关怀。

作者介绍

胡仲参
朝代:宋   字:希道   籍贯:清源(今福建泉州)

胡仲参,字希道,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弓弟。生平不见记载,就集中诗知其早岁曾在临安就学(当为太学),应礼部试不第,后以诗游士大夫间,游踪颇广,与冯去非等有交。诗集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存《竹庄小稿》一卷(亦收《两宋名贤小集》)。 胡仲参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柴门

柴门凉气入,风动白纶巾。

秋色孤云外,斜光映水滨。

贫惟甘薄命,病亦任闲身。

累月尊中禁,还来载酒人。

(0)

汎西湖同清照彦叔观公

新语报黄鹂,捎花坐柳枝。

山晴意自好,湖晚醉相宜。

风起水香处,月来烟灭时。

同舟贪夜寂,移傍白公堤。

(0)

寺夜

林坳动萧槭,橡叶走檐际。

柴门夜忘关,山风自开闭。

邑邑如有怀,遥遥转无寐。

佛灯清可依,城柝冷相递。

斜月苦近床,严霜白满地。

(0)

豫章朱芾斯宗侯逸园雨中宴别屠太初之南海罗敬叔之武昌李林宗之白下孙泰符之剑江欧阳于奇之毗陵予还广陵

满堂游子叹飘蓬,无数离情细雨中。

飞盖西园因卜夜,挂帆南浦待分风。

岂知江海经年别,不见关山去路同。

他日相思非一水,尺书何处寄春鸿。

(0)

和陈伯孺西湖十咏二首·其二

夜半高峰望,微茫海日光。

下方未觉晓,应是蔽扶桑。

(0)

十三夜宴马姬馆

芳宴妖姬集,纷如窃月来。

回身迎夜烛,连手逐春杯。

缓舞盘中柳,新妆屋里梅。

停弦将送态,犹畏上声催。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