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三》
《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三》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玉润金明信好冠,错刀剜出藓纹乾。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欢盟未可寒。

(0)
翻译
这颗宝石明亮如金,打磨得极其精美,仿佛是最好的冠冕。
雕刻师巧妙地使用错刀技巧,将表面的苔藓纹理刻画得干爽清晰。
注释
玉润:形容宝石光滑润泽。
金明:比喻宝石的光泽像黄金一样明亮。
信好冠:极好的冠冕,象征尊贵。
错刀:古代的一种雕刻技法。
藓纹:指宝石表面的自然纹理或人为刻画的苔藓状花纹。
乾:干燥,这里形容纹理清晰。
不忘:时刻记着。
君惠:对君主的恩惠。
常加首:经常放在首位,表示重视。
欢盟:欢乐的约定,盟誓。
未可寒:不能冷却,保持热情。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他深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格。首句“玉润金明信好冠”描绘了一顶精美无比的竹编冠冑,其质地光滑如玉,透出金色的光泽,显示出工匠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美好的向往。"错刀剜出藓纹乾"则形象地展示了制作过程中刀法的精妙,每一寸竹片都被精心雕刻而成,展现出匠人的技艺和对作品的敬业。

"不忘君惠常加首"表达了诗人对于赠冠之恩的铭记与感激之情。"要使欢盟未可寒"则是希望这份友谊能够长存,犹如初见时的心情和承诺一样温暖而不变。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顶竹编冠冑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美好事物的赞赏。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王安石的文学才华和他的人格魅力。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静安八咏·其六涌泉

涌泉亭子小冰壶,老蚌胎寒露溅珠。

只许鲛人弄明月,懒随龙叟泽焦枯。

(0)

题柯敬仲梅竹图二首·其一

苔石相依葆岁寒,凭谁翠袖倚阑干?

玉文堂上萧萧雨,墨沈于今尚未乾。

(0)

顾定之竹二首·其一

虎头孙子顾参军,八法纵衡写墨君。

龙伯由来宝湖石,凤毛何事刷春云?

(0)

再次韵·其二

横江江水荡晴霞,秋尽夫君不到家。

闺中小鬟也浪语,陌上听歌杨白花。

(0)

题张天民移居图

旧隐荆溪第几村,手栽松桧至今存。

大茅峰下千年鹤,迟汝重来问子孙。

(0)

赤松杂咏·其三濯缨堂

参天老树倚高寒,谁濯尘缨向激湍。

夜半仙人来洗鹤,手翻明月弄潺湲。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