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颠雨横田为陂,没头禾颖靡孑遗。
佃夫睨我谓我语,不德致此繄谁为。
肉食标吾稼螟蟘,旧章僭乱民蝥蠈。
民不畏虎宁畏官,汝遑恤我输官难。
风颠雨横田为陂,没头禾颖靡孑遗。
佃夫睨我谓我语,不德致此繄谁为。
肉食标吾稼螟蟘,旧章僭乱民蝥蠈。
民不畏虎宁畏官,汝遑恤我输官难。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社会中农民面对自然灾害与官府苛政双重压力的悲惨境遇。诗中的“风颠雨横”形象地展现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农田被淹没,庄稼颗粒无收。这种天灾人祸的叠加,使得农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接着,诗人通过“佃夫”的视角,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佃农看着眼前的情景,对官员表达了不满和责问:“不德致此繄谁为”,意即这种灾难为何发生,是谁的过错?这反映了农民对于社会不公的深切忧虑和对官员治理能力的质疑。
进一步,诗人指出,官员(“肉食者”)并未尽到保护百姓的责任,反而可能成为损害农民利益的根源。“标吾稼螟蟘”暗示官员可能利用权力剥削农民,而“旧章僭乱民蝥蠈”则表明制度的失衡和混乱,加剧了民众的苦难。
最后,“民不畏虎宁畏官”一句,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民对于官府的恐惧超过了对野兽的畏惧,反映出官府的腐败和压迫已经到了让百姓绝望的地步。而“汝遑恤我输官难”则直接表达了农民在面对官府征税时的无奈和痛苦。
整首诗以强烈的批判精神,揭露了宋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官僚体制的腐败与不公,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秋云黄,日月忙,登选才俊收词章。
操觚搦翰换钟鼎,往往冰炭交中肠。
柯山多士称海内,勇气洗尽古战场。
笑挥笔阵示整暇,洒洒胸中书传香。
此邦昔日龙头客,前后相辉九霄翮。
山川孕秀不乏人,想已津津动颜色。
题舆左岳得儒英,行整速步趋天庭。
金薤琳琅耀光彩,不学砌下寒蛩鸣。
盖世功名人共许,赤手欲搏南山虎。
暂来秋院镇文场,坐使千袍同鼓舞。
我昔贫困如匡衡,邻灯夜照心峥嵘。
区区薄宦亦谩尔,役役尘埃愧此生。
浅学幽深虽未烛,到耳独能辨丝竹。
从今著意听文鸣,会使嘤嘤出幽谷。
瑶磩桂楹香雾浓,贵人罢直承明宫。
高楼内集庆生子,酒面油膏红复红。
嵩云入洛秋容晓,水冷青洲兰蕙小。
露蠲仙掌生寒光,翡幄华帐飘晚凉。
虬电蜿蜿护飙驾,吹笙子晋从天下。
泬寥缑氏空月明,世间唯识王司稼。
野人荐公千百寿,大椿骨健龙腰瘦。
紫芝老艾副椒浆,请公倒尽长生酒。
天庙明堂迟飞栋,杜宇数惊铜辇梦。
锦城虽好不如归,中散年来忆双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