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纸,露凝枝。花盎又蟠螭。描摹何必买胭脂。
西子古妆时。印人笔。天仙魄。妆就吉金色。
茶余读画漫题词。秾淡要相宜。
云在纸,露凝枝。花盎又蟠螭。描摹何必买胭脂。
西子古妆时。印人笔。天仙魄。妆就吉金色。
茶余读画漫题词。秾淡要相宜。
此诗以细腻之笔描绘了一幅春日茶图,诗人杨玉衔以“云在纸,露凝枝”开篇,营造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云朵轻盈地飘浮于纸上,露珠在枝头凝结,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宁静。
“花盎又蟠螭”,描绘了花瓶中盘绕着龙纹的装饰,增添了几分古雅与神秘。接下来,“描摹何必买胭脂。西子古妆时”,诗人巧妙地将古代美女西施的妆容融入画中,暗示了画作中的女性形象如同西施般美丽,无需过多的色彩修饰,自有一种古典之美。
“印人笔。天仙魄。妆就吉金色”,进一步赞美了画师的技艺高超,如同天上的仙子一般,将金色的妆容精心雕琢,赋予了作品以生命和灵魂。最后,“茶余读画漫题词。秾淡要相宜”,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在品茗之余欣赏画作的感受,认为无论是浓墨重彩还是淡雅素描,关键在于和谐统一,恰到好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画作的精美,也传达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审美情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