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余韵类亭林,独惜兴已阑珊,青主箴言不再见;
此老胸中师白石,都道花无啼损,小红遣去有深心。
晚年余韵类亭林,独惜兴已阑珊,青主箴言不再见;
此老胸中师白石,都道花无啼损,小红遣去有深心。
这首挽联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朱瀛侪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上联“晚年余韵类亭林”将逝者的晚年生活比作亭林先生(即顾炎武),暗示其学问深厚,人格高尚,晚年仍保持着不减当年的风骨与韵味。接着“独惜兴已阑珊”则表达了对逝者晚年时光短暂,未能尽展才华的惋惜之情。“青主箴言不再见”则是对逝者不再能留下更多智慧与教诲的遗憾。
下联“此老胸中师白石”将逝者比作学习白石老人(即齐白石)的艺术家,寓意其艺术造诣深厚,深受大师影响。“都道花无啼损”则通过描述花朵在风雨中的坚韧,暗喻逝者虽遭遇人生风雨,但其精神依然坚韧不拔。“小红遣去有深心”则以“小红”代指逝者身边的人或事物,表达逝者离去后,其影响犹存,深藏于人心之中,如同“小红”被派遣离去,却留下了深刻的情感与记忆。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深情地缅怀了逝者的一生,还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逝者在学问、艺术乃至人生哲学方面的深远影响,以及其离世后留下的永恒价值。
莲香如绮细濛濛,翡翠窥鱼袅水荭。
卷箔未生单簟月,凭栏初过一襟风。
横攲片石安琴荐,独倚新篁看鹤笼。
沉李冻醪无寄与,可怜潇洒兴谁同。
三月山方暖,林花互照明。
路盘层顶上,人在半空行。
水色云含白,禽声谷应清。
天风拂襟袂,缥缈觉身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