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华换、暖回幽谷,春到南国。梅蕊霜前乍白。
兰牙雪里渐碧。看树绕、云围乡路隔。
漫淹滞、水馆山驿。
料难向归鸿假双羽,思量总无益。悲恻。
谁怜飘泊踪迹。向日丽花明良时候,镇地长作客。
嗟恁样韶华,负了堪惜。欲归未得。
愁镜中、双鬓那能长黑。利锁名缰无休日。
将年少、生生浪掷。又何况、愁催兼病逼。
恨春到、恼乱人肠,旅馆闭、垂帘不放东风入。
岁华换、暖回幽谷,春到南国。梅蕊霜前乍白。
兰牙雪里渐碧。看树绕、云围乡路隔。
漫淹滞、水馆山驿。
料难向归鸿假双羽,思量总无益。悲恻。
谁怜飘泊踪迹。向日丽花明良时候,镇地长作客。
嗟恁样韶华,负了堪惜。欲归未得。
愁镜中、双鬓那能长黑。利锁名缰无休日。
将年少、生生浪掷。又何况、愁催兼病逼。
恨春到、恼乱人肠,旅馆闭、垂帘不放东风入。
这首《浪淘沙慢》是清代词人俞士彪的作品,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词人的羁旅之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岁华换、暖回幽谷,春到南国”点出时令变换,春意盎然,然而词人却身处异乡,梅蕊初绽与兰芽渐碧的美景并未带来喜悦,反而触发了思乡之情。“看树绕、云围乡路隔”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遥望和难以归去的无奈。
“漫淹滞、水馆山驿”进一步强调了词人的漂泊状态,他期待借归鸿传递思念,但明白这无济于事。“悲恻。谁怜飘泊踪迹”流露出深深的孤独和哀伤。接下来,词人感叹岁月如梭,自己正值青春却只能长期在外,“镇地长作客”,表达了对韶华易逝的惋惜。
“愁镜中、双鬓那能长黑”以镜中的白发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逝,而“利锁名缰无休日”则揭示了词人被世俗功名束缚的生活。词的结尾,词人更是借春光恼人和旅馆闭门,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深深无奈和内心的苦闷。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一春爱三月,轻阴淡微和。
呼童理荒畦,有客来山阿。
话旧卧松谷,小酌归烟萝。
谈笑竟终日,取乐岂在多。
忽惊远言旋,未醉颜已酡。
人生会合难,百年几相过。
华发不我迟,居诸其奈何。
愿君且尽觞,听我山中歌。
旬日苦炎热,逼则悲昏明。
五内既郁沸,四体如沃蒸。
夜来如雨过,爽气嘘清泠。
绿荫舒且坐,驾言思我朋。
肩舆渡长陌,奄忽至西城。
相知二三友,坐我居广庭。
温言慰缱绻,促席喜弗胜。
旨酒荐馨嘉,时物亦合并。
大斗瓷深酌,严令复兼行。
剪烛不见跋,兴洽杯自倾。
古来重久要,胶漆皮喻情。
归路倍踟蹰,恍惝复屏营。
终晚不能寐,旭日已旦升。